面对面 | “大魔王”谢欣:永远在自我成长
拿到《舞蹈风暴》第二季总冠军后,青年舞蹈家谢欣继续带着她的多部作品活跃在剧院舞台上。4月24日她将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上演舞剧《一撇一捺》。去年她跟尹昉合作的当代舞《熵》在上海首演后甚至得到了威尼斯双年展的邀请,前不久跟黎星合作的舞剧《大饭店》刚巡演到南京,5月巡演新作《九重奏》……日前,在南京保利大剧院化妆间,趁着2岁女儿在椅子上睡着的空当,谢欣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面对面的专访。
01
用舞蹈演绎热力学概念“熵”
谢欣目前有多部在手的作品,舞蹈《熵》从名字上就很吸引人。她告诉记者,该作品就是源起热力学概念“熵”。尹昉的理念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熵增”的过程,总是从有序向无序发展,为了对抗“熵增”,人在不同场景中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去建立和维护秩序,让这个系统有序起来。谢欣还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事情,《熵》这个舞蹈在去年8月就已经试演了,而10月诺兰的电影《信条》上映,电影刚好诠释了什么叫“熵”,有一种得到了诺兰大神加持的感觉,大家都觉得好酷。
无论是电影还是热力学概念,“熵”听起来就很深奥,那这个舞蹈对观众友好吗?面对这个问题,谢欣正色:“真的不要低估观众。它将舞者身体视作物理材料,编写身体概念下的秩序模式。观众们通过舞者可以观看到人在各种关系场景中秩序的建立和变化。”谢欣通俗地做了一些解释,“比如,人往前走时,重心就会往前移。这个过程中,脚会带动膝盖,膝盖带动胯,如果这时我推一下我的搭档,搭档再推回,我们之间就自然会产生重心的移动,出现这种夹角的力的驱动、脊椎的挤压,会有很多很奇妙的身体结构的合作……”
此前有报道说,“大魔王”谢欣这次在《熵》中终于遇到了新难题。谢欣笑说,这是标题党吧,或许是在烘托这个舞蹈的难度。她跟尹昉十年好友,这是首次合作,“这就相当于我进入了他的思维,来完成他对身体的想象。我不是一个年轻舞者,不会今天做你、明天做他,我有我自己,所以能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尹昉的思考。”
谢欣是世界现代舞坛正处于上升期的编舞家,作为中国新生代先锋舞者,她的代表作品有《落》《+》《plus》《Floating Flow Mark》《面对·对面1》《面对·对面2》《一撇一捺》《慢·漫》《很近的远》《彼时此刻》《Flow Mark》《照见》《UNKNOWN未·知》《听见身体》《划过记忆中的轮廓》《Touch》等,这些作品大多曾受邀在许多国际重量级艺术节上亮相,俘获”了大批中外粉丝。
本周六要登陆南京保利大剧院的《一撇一捺》,由谢欣、黎星及其他七位舞者在台上展示肢体的极致和无限可能。该作品试图拆解“人”的形状,从不同层面去解构“人”的组成,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汇和擦身而过,集美感、前瞻性和耐人寻味的意蕴于一身。
02
舞蹈和女儿教会了“大魔王”很多
“大魔王”是谢欣的新昵称,之前大家都爱喊她“欣哥”。面对这类中性昵称,谢欣很喜欢,因为这些词有能量感,很power,有掌控能力,也很有辨识度,是大家对她的一种肯定。
由此记者问及她被网友羡慕一脸的“巧克力腹肌”时,她笑说,去年疫情期间没有演出,自己直播过锻炼过程,被网友看到了腹肌,一格一格的,所以被大家记住了,“其实我跳现代舞差不多16年了,腹肌是日常状态。不过作为一个2岁孩子的妈妈,我的身体恢复得还算不错。”
专访期间,谢欣一直戴着毛线帽,此前节目中很醒目的超短圆寸头被藏起来了。剃短发对女孩来说,应该是比较重大的象征了,谢欣也不例外,她告诉记者,2019年女儿刚出生,“我像很多妈妈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丢失自己,平衡好了工作、生活、剧场老板、舞者和母亲等身份,同时我又希望是一个新的自己,就去剃了寸头。而当我在排练厅镜子里看见另一个可以放下美与丑的自己时,也放下了一些执念。”不过,谢欣一脸幸福地笑说,虽然很爱小短发,但最近女儿喜欢过家家,经常想给她扎辫子,所以头发开始生长了,“意外的是,感受头发生长的过程也挺有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戎毅晔 摄
在整个采访中,谢欣的回答没有什么语气词,几乎“出口成章”,这还挺令记者吃惊的。
“舞蹈教会了我很多。”谢欣解释说,舞者本来就是思考者,跳舞就是舞者的表达,通过肢体去传递想法,也需要逻辑和节奏。同时,这些年她一直在授课,“我的语言要让舞者马上就能精准地感受到我想让他们进入的情境,所以都是训练出来的。”
“另外,都说孩子教会了大人很多,这话听起来不怎么具象,但我真的从女儿身上学到了非常多。”怀孕期间,谢欣一直没停止跳舞,“我这个人心有点大,我试着用一种学习和感受的方式让舞蹈和肚子里的宝宝一起成长。很奇妙的是,我跳舞时一边感受身体,一边感受怀孕,就多了一点点敏感,发现需要给她分寸。所以当我去丈量分寸、去感受她时,我会发现我的敏感度在升高,身体会产生一种自然的能量的分寸和平衡。”怀孕8个多月时,大着肚子的谢欣干脆在黎星的舞剧《大饭店》中饰演一名孕妇。39周+1天时她还在排练厅里练芭蕾,39+3天时女儿出生了。
陪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谢欣恍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可能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忘记自己年幼时是怎么认识世界的,而我在陪伴女儿时才想起来,原来我们的成长是这么+1+1+1天,一个词加一个词,一口饭加一口饭的。”
女儿还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启发,“小朋友的主权意识非常强,她让我学会了一点,就是尊重她,越把主权交到她手上,她对自己就越有责任心。这于工作也是一样的,我曾经也想把自己觉得好的、可以少走弯路的东西都教给舞者,现在我明白了,我应该尊重时间,尊重每一个人的节奏,尊重每一位舞者在练习中的自我思考。”
03
“中国现代舞可以走得更远,并拥有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身份”
从2014年创建到现在已有7个年头,谢欣舞蹈剧场做得如何?35岁的谢欣回答:“我觉得我们很酷。”
谢欣在舞蹈剧场的发展上有很清晰的思路,既要给舞者好的待遇,又要能自主地做自己想做的作品,不能一味地依赖和等待艺术基金或拉赞助,这样就需要实现剧场的自我良性循环,才能争取到平等或者是被尊敬的合作。目前,她的舞蹈剧场设有教育培训、服装品牌、演出三个方向,“这三方的合力可以支撑舞团有自主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对谢欣来说很重要。
另外,谢欣又清醒地意识到,作为艺术总监,不能让剧场变成一人舞团,“一人舞团有它的伟大,同时也一定有它的狭隘”,所以需要多跟外面的舞蹈家合作,也能让舞者得到更多滋养和启发,比如跟黎星合作《大饭店》,跟尹昉合作《熵》。再比如新作《九重奏》,谢欣只是舞者,她请来了欧洲编舞家盖伊·纳德和玛丽亚·坎波斯,音乐则来自西班牙作曲家米格尔·马林。作品以谢欣在静默中孤独转圈为发端,八位舞者渐次加入,节奏不断加快,在充满“危险”的抛接和旋转中冲到高潮,最终舞者一一退场,舞台在谢欣的独舞中重归于沉寂。
当下大部分现代舞者沉醉于打开关节,掌控肌肉的身体语言,而《九重奏》却更专注团体运动中的协作,尝试借助重力实现众多身体可能,带给现场观众新奇的视听享受。在表演里,有的观众体会了天体运动的玄妙,有人发现了榫卯结构的影子,有人好像上了一堂物理课,也有人感觉观测到了“布朗运动”。“虽然我退了一小步,但舞团却前进了一大步,它可以跳出我个人的编舞樊篱,去尝试各种不同的风格”,谢欣这么说。
说到梦想或者野心,谢欣不假思索地表示,希望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女编舞家,可以做出具有时代性的作品,可以站到更大更远的世界舞台上,为中国现代舞带去新气象,“我觉得中国现代舞可以走得更远,并且拥有一个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身份”。同时,她也希望自己永远在自我成长中,并且保持一个很鲜活的态度。
快问快答
K=孔小平 X=谢欣
K: 你的身份这么多?平衡起来会不会顾此失彼?
X: (掰着手指数)确实多。不过,我是“在那一秒”的人,可以非常好地就做那一秒想做的事。我的每一个空间都是独立的,比如,现在我在接受采访,我的身体和思想就只在这里;当我在教课时,我的眼里只有学生;当我晚上回到家跟女儿一起时,我会打开我与她之间的空间而关掉其他的部分。
K: 采访中一直看到你的腰又细又有力量感,那你的日常饮食是不是很讲究?
X: 当然需要。其实有时舞蹈是消耗,日常就需要给它养护,不断去扩充肌肉,让身体有一种饱和感,这样你用它时,它才会回应你“I’m here,Trust me”。其实对舞者来说,巧克力腹肌不是为了好看,真的是一个功能性需求。
K: 你日常也爱晒娃吗?
X: 我就是一个普通妈妈,有时她在我旁边睡觉,脚可能抬得很高,我就会拍一张照片。前两天她过生日,乐队老师给她弹生日歌,我们在剧场一起拍照,嗯,她是我的一个幸福能量充电站。
K: 女儿以后如何也想跳舞,你会支持吗?
X: 当然。我对她没有规划,我曾经在采访里面说过,我只希望她善良,因为善良可以在小小的事情当中得到大大的幸福感。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视频拍摄 | 戎毅晔 于房浩
视频剪辑 | 戴哲涵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扬子晚报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