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埕的往古來今 古蹟・戲曲・小吃

除祝福信徒,被视为水神的四海龙王,还有辟邪禳灾之意。

【图/文.台湾光华杂志】

保存各家名匠精妙手艺,乘载戏班出出好戏,也是为居民信仰与联络的中心地带,庙埕与百年岁月下人们的攘来熙往,共写一段跨世代回忆。

来到庙宇,踏入前殿前的一处广场,其名为「庙埕」,常作为信徒进香时的集合地,或是艺阵、乩童的展技场,庙会活动、摆放祭祀供桌或设置戏台等也可于该场域进行,功能相当多样。

北港朝天宫庙埕的一砖一石,在北港文化志工解说员纪雅博生动叙述下,展现往昔岁月故事。

聚积妈祖祝福与工匠技艺

台湾妈祖信仰中心——北港朝天宫自清康熙39年(1700年)创立以来,汇集多位工匠师父的精妙技艺,被视为传统庙宇的艺术殿堂。

来到朝天宫庙前,自两旁围墙向庙埕延伸的矮石墙率先迎接参拜信众,两旁还有大小石狮各一对。北港文化志工解说员纪雅博解释:「围墙朝庙埕内弯部分像是妈祖张开双臂,欢迎大家来;两对石狮则有迎宾、镇宅和避邪之意。」

他特别指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以青斗石雕塑而成的小石狮,有台湾最美石狮的美名。狮身背部曲线滑顺优美,鬃毛线条细致,虽因海运关系,尾巴和耳朵设计较一般石狮贴合躯干,其样态仍是栩栩如生。

按传统阴阳哲理,庙宇左雄狮、右雌狮。公狮抱球,寓意赐你所求;母狮戏小狮,则有官禄代代相传的含义。

紧邻石狮、安坐围墙上的四尊龙王,也有来自妈祖的祝福。纪雅博指出,四海龙王像系于清光绪34年(1908年)整建时,由知名匠师陈应彬邀请大陆惠安派三位工艺师雕塑而成。雕刻线条流畅、神韵生动,依照东南西北,分别名为敖光、敖明、敖顺、敖吉,「如此寓意妈祖祝福参拜香客『光明顺吉』。」

接着踏上庙埕,可以看到大面积横向铺设的荔枝皮石材,这些是北港仍称作笨港时,作为商业要津的纪录之一。古时,于大陆卸货后的商船返台,为稳定船只,商人会购买次级花岗石作压舱石渡黑水沟;抵台重新装货,石头便予庙方使用。其材质坚硬,常被用于铺路或建筑,至今仍可于台湾部分庙宇中看见其踪影。

除此之外,庙埕上两条垂直向铺设的线条,也有特殊用意。纪雅博说明,其有两个名称,一是两条直线与前殿石阶呈丁字状,故称为「丁砛」,有祝福信众「出丁」,家家户户吉祥福气之意;另一说,则指妈祖安坐于龙舟穴上,故称之为「龙须」。

作为国定古迹,朝天宫从庙体到庙埕,处处完整保存历史运行轨迹和工匠技艺精髓。综观全国妈祖庙庙埕,多因岁月迁移、建设需要等原因,被柏油路取代、规模缩小或改以水泥铺设,使其样貌不同往昔。

古时庙埕上商人和信徒熙来攘往,生气勃勃。(北港朝天宫提供)

锣鼓喧天下的那时那刻

「小时候我阿祖都会拎着孔雀椅,带我去庙埕来看戏。」对于庙埕,歌仔戏团、漾澄制作的创办人王博睿有说不完的回忆。

对他来说,庙埕是朋友聚会集合地,更是看歌仔戏的好去处。逢神明诞辰、重大节日,庙方皆会邀请戏班演出酬神戏。面朝正殿搭起的戏棚,前台有粉墨登场的生旦净末丑,剧情高潮迭起,牵动观众情绪;摆满衣箱的狭窄后台,则可以看见微弱灯光下细心勾勒妆容的优伶们。这一幕幕,都被小时候爱偷溜到舞台下偷看的他深刻印入脑海。

而让他「弃商就戏」的关键,是当兵那年受朋友邀请参加遶境进香时,家人问他:「家里这边就有妈祖绕境,为什么要去别人家看?」短短一句话,让王博睿省思,自小习以为常的十八庄迎妈祖及南瑶宫笨港进香,同样有悠远历史,为何却没有全国性知名度。

因此他决定放弃在都市的工作,返回家乡做一部和妈祖有关的歌仔戏,来向更多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与妈祖信仰。依循长者传述,以及耗时三年多田野调查,漾澄制作于2020年推出第一部作品——《林默娘挂帅二部曲——笨港进香》。

该剧以雾峰林家历史悬案「林文明寿至公堂」贯穿全剧,结合南瑶宫妈祖进香特色仪式。演出舞台更从戏棚,落地至彰化南瑶宫中埕广场,形成360度环景舞台,可谓回归歌仔戏最原始的「落地扫」表演形式。

王博睿透露,如此安排曾被庙方建议修改,「因为酬神戏通常是要面对神,才能达到演给神观看的目的。」他说。经充分沟通后,与庙方确认无冒犯之意,并说明团队此安排是有特殊用意后,才终于放行。

「导演设计以正殿为界,将妈祖与凡间其他角色区分开来后,让神明留在正殿,凡人则在庙埕。」他说,如此安排让戏曲与庙宇、庙埕产生对话,也为观众带来惊奇效果。

他分享,南瑶宫妈祖因被关禁在观音亭(今开化寺),无法挽救杨家少女香消玉殒,那一幕中演员饰演的妈祖转身,与远方妈祖神像对望,成为侧边观众专属视角,也为剧情增添额外氛围。

此外,王博睿也与林家后人联系,在首次公演前,特别迎请南瑶宫老五妈至林家,圆满150年前寿至公堂案的遗憾,「演完一场戏轰轰闹闹就没了,但我想让大家知道为什么做这一出戏,和林家的连结是什么,以及还原历史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他表示,那一刻,他们承接下歌仔戏的传统,林家后人则迎回迟来的妈祖,更不再只是「三颗榕树」,而是完整的雾峰林家。

公演那一夜,南瑶宫庙埕仿佛重现往昔香火鼎盛的荣景,再次凝聚地方信徒的心,也似乎应验林家董事长林俊明当初对王博睿说的一席话:「看了这部戏如果可以感动所有人,并愿意来走笨港进香、看雾峰林家,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鱿鱼标招牌料理烫鱿鱼于大稻埕慈圣宫庙前已飘香超过一甲子。

庙埕前人声鼎沸的今昔

曲终人散,庙埕前的人声鼎沸中,随时空转换,掺杂些食物香气。

日正中午的烈阳直射大稻埕慈圣宫庙埕,经榕树茂密枝桠层层过滤后,一缕缕光映在刚上桌的台湾在地小吃上,为食物穿上诱人光泽,坐在桌旁的饕客们迫不及待,准备享用餐点。

另一头,庙埕外摊商切菜、舀汤的手没得停歇,因为摊摊都排满饥肠辘辘等待的客人。短短几公尺美食街,各式台湾小吃应有尽有,肉粥、猪脚汤、鸡卷、烫鱿鱼等,让保安街的空气中弥漫多样香味。

作为知名观光景点,大稻埕慈圣宫庙前美食街名声远播,许多人就爱坐在庙埕榕树下,悠闲地吃饭和谈天。

但若论庙前小吃文化,或许无法与此景直接联想。「速食文化的起源应该是庙口小吃开始的。」慈圣宫鱿鱼标第二代老板钟丽淇解释,过往庙方邀请戏班演出,一演就是好几个月,乡亲纷至沓来看戏,也吸引了做生意的商人们。俗话说:「有人潮便有钱潮」,卖吃食的小摊贩在知悉日程后,即会和戏班同期出现在庙前。

和现在看电影要吃爆米花、可乐一样,民众多会赶在戏开演前买些吃食来「配戏」,因此钟丽淇认为,这也是庙口小吃通常具有料理方式简单和出餐速度快两项特色的主因。

他更补充,在白饭上淋上卤汁的卤肉饭,或是在高汤加入白面和肉燥的担仔面,即是受此影响。

而钟丽淇所卖的鱿鱼,在第一代老板钟金标还是以扁担叫卖时,则是先将鱿鱼切块成串,客人上门后再放入自制沙茶酱里烹煮,「那时候用炭火煮滚的沙茶香气,远远在巷口就能闻到。」钟丽淇回忆道。

从人与神的桥梁,到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庙埕的新篇章未完待续。

经营一些时日后,扁担进化为摊车,但仍旧是「随戏班而居」。钟丽淇描述,常常是父亲在前头拉着车,母亲在后头帮忙推,同时带上孩子们,在深更半夜徒步前往摆摊处。

最后长驻在慈圣宫的机缘,是当时老庙公的许可,就此让钟家留在大稻埕。因为生意稳定,钟金标「食好斗相报」揪亲朋好友一同来妈祖庙前摆摊,「隔壁摊老板是我表哥,炒饭老板和猪血汤老板是亲兄弟,我太太是前面阿发海产的女儿。」街头到街尾20摊全被钟丽淇点到,如他所说「这条街都是一家人」。

如今坐满游客的庙埕,更是承载了他儿时的回忆。擡头看向广场旁几棵茂密仿佛可蔽天的榕树,钟丽淇笑说:「这里的每棵树我都上去过,庙前的石狮子我和我儿子也都爬过。」他回忆,父母亲忙碌做生意时,他常和一群朋友在庙前到处跑,抓鸟、掏鸟巢,玩得不亦乐乎,还会守在庙门口等被留下的结缘供品。

韶光荏苒,往昔贪玩孩童,如今年过花甲;庙埕过往三台戏同时拚场的曲韵悠扬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榕树下食客们的嘻笑欢乐,惟庙埕依然,静静地迎接每一个时代的人事物。

妈祖信仰深根全台各地,农历三月疯妈祖近年来更成为全国性活动。 (庄坤儒摄,马英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