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揭政治人物用「迷因哏」越搞笑越吸引民众
文化大学广告系今(18)日举办第33届毕业展「解迷因MEMEsight」,并于会前邀请学者专家公布「品牌、政治咖玩迷因,你中了没?」民调结果。(李侑珊摄)
文化大学广告系今(18)日举办第33届毕业展「解迷因MEMEsight」,并于会前公布「品牌、政治咖玩迷因,你中了没?」民调结果。调查结果指出,98%的民众每天都会接触到迷因,并且更有4成受访者认为,政府单位操作迷因,能增加单位好感度,当中特别是年轻族群,有4成5的占比认同政治人物使用迷因哏有效,并且政见讯息是「愈搞笑愈深刻」。
文大广告系系主任钮则勋分析民调结果时指出,98%的受访者平均一天至少接触一次迷因,其中以FB最多(31%),其次是IG(24%),接触内容以时事、娱乐及政治类最多。
深究为何喜欢迷因,钮则勋指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6%)会与人分享,35%纯粹欣赏,2%会进行二度创作,其中会分享者比例最高,这当然也是迷因在网路世界已成为愈来愈显著话题的主因。
针对恶搞为主的「地狱迷因」,钮则勋提到,以「地狱哏」作为黑色幽默,来进行网路传输,46%接受,33%排斥;至于品牌若使用「地狱迷因」,36%的受访者不支持,53%的人认为不受影响。
钮则勋也说,如果由品牌使用「地狱迷因」作为行销宣传,有3成6的民众并不支持这样的行为,有可能是因为品牌藉走偏锋、黑色幽默、甚至是道德争议虽容易能产生话题,但也可能创造争议,未必是个会令人「惊艳」的大创意,对品牌形象会有一定冲击,因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迷因对于品牌会产生什么效果,信数据整合行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世垣认为,在认知层面,如果善用迷因,品牌的心占率、知名度会有显著的提升,但对于品牌的情感与消费层次,则并未有显著的影响。
高世垣也提到,根据本次调查发现,超过5成的民众认为品牌操作迷因,可使他们对品牌名称更加印象深刻,并且有超过4成的民众对品牌的好感度会因此提升,但认为无影响的仍超过5成。此外,仍有3成的民众表示迷因对实际购买行为有所影响,可见大众对于付费行为还是比较谨慎。
台湾艺术大学广电系教授赖祥蔚指出,有超过4成民众认为当政府单位操作迷因时,能够增加对该单位的好感度。其中年轻人的好感度受影响比例高于年长者,可看出政治操作迷因比较对年轻人的胃口,符合他们的调性。建议各政府单位,应该积极在社群上使用迷因宣传,相较其他形式的宣传迷因更具一定优势。
赖祥蔚指出,有3成5的民众认为政府会刻意使用政治迷因来隐藏政令的重要资讯,其中以教育程度高者居多,而中年以及年长族群都有将近一半的比例。这些族群因为社会历练的增加,对政府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政府除了使用迷因图吸引住意之外,也应善用内文或超连结提供说明,增加讯息的丰富度,让迷因发挥更正向的力量,帮助各族群更深入了解政令内容。
《联合报》采访中心副主任林政忠指出,根据民调显示,有4成5的民众认为政治人物操作迷因时,更容易让他们记起政治讯息,「愈搞笑愈深刻」。
林政忠进一步分析,以性别来看,女性占49%、远胜男性的37%;以年龄来看,30岁以下占49%最多,整体而言,以年轻女性占多数,表示政治人物可以善用迷因的易懂性让女性选民记住政治讯息。
在好感度方面,林政忠指出,这部分也以女性中年族群最有效果,获得3分的平均数,相反却对男性老年族群最没效果,因为老年男性通常具有自己的政治网络和人际关系,这个族群的口耳相传胜过哏图传播;对于想要突破女性选票的政治人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