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陳怡嘉高中聯考失常 理平頭表決心苦讀三年拚上台大

照片提供:陈怡嘉

人美、有气质,是名师、也是畅销作家,初见陈怡嘉,很容易将她归类到人生胜利组,但其实,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超乎常人的努力。

陈怡嘉被粉丝暱称为「嘉嘉老师」,常上节目或公开演讲,畅谈教育观点、读书心法,也出过好几本书。

很难想像,她小时候也曾经是「学渣」,曾考倒数第三名,还曾被同学霸凌、被老师放牛吃草,高中联考时甚至惨败,只得去读夜间补校,后来才逆转胜拚上台大。

不过,正因有这段经历,让陈怡嘉相信:「自律」加「学习」的能量,是无限大的,只要愿意改变,就有可能启动更好的人生;不仅在日常课堂中传授学生相关心法,近期她还出版了《自律学习力》,系统性的阐述该如何从了解目标、规划行动、造就习惯,然后一步步朝梦想前进。

从小家境不宽裕,父母胼手胝足养三个孩子

陈怡嘉的成长经历,对她影响很深。她回想,自己的家境并不宽裕,「我爸妈是开小塑胶工厂的,在做名片盒,每个名片盒的利润,大概只有三到五毛,也就是说,一箱名片盒共1000个,顶多能赚50元,利润薄、市场小、又竞争。」

从小就常在工厂帮忙的她,还记得,某一个台风天,她陪爸爸送货,从桃园开到台北的路上,风雨交加,抵达后,爸爸临停,她负责搬货下车,身体都淋湿了…这还不打紧,交货给客户后,对方竟要她留下,帮忙整理仓库。

「我原本就知道,爸妈赚钱不容易,但是到那一刻,我才惊觉,爸妈原来是这么辛苦的赚钱,才能养我们这三个孩子,也才意识到,为什么平常吃饭时,他们总是把菜跟肉先让给我们,自己则吃白饭配豆腐乳。」

父母盼她好好读书,仍勉强送她进私立国中

虽然赚的是辛苦钱,但陈怡嘉的父母仍然很重视教育,每当她提出想买书、想补习之类的要求,父母总会尽力达成,甚至还送她去读私立国中。

不过,知道父母很辛苦是一回事,能不能转化成向上动力,又是另一回事了。

陈怡嘉回想,她从小就不是什么学霸,成绩一直挺普通的,升上五年级后,还被分到体育班,班上30个同学中,有20人都在狂练运动专项,剩下的10个人、包含她,就放牛吃草,那时她还曾被老师派去收「会钱」,日子过得很松散。

高年级的基础不好,让陈怡嘉进到私立国中后被狠狠重击,「我记得,一开始我数学只有5分,其他科也超弱,总成绩全班倒数第三;更惨的是,我选上了班长,但又不太会当,结果立刻就又被罢免了…」

曾考倒数第三,努力后成绩慢慢有起色

当时,陈怡嘉自己也慌了,跑到补习班咨询,很幸运的,碰上一位挺有良心的数学老师,那位老师告诉她,只要熟读课本,然后每个题目都算三次,彻底弄懂,数学一定会进步。

就这样,陈怡嘉开始土法炼钢,理解观念、熟练计算,成绩慢慢有了起色,升上国二之后,她的班级排名也从倒数第三名,进步到前三名。

至于人缘呢,也默默的变好了,走出被排挤的窘境,「还真的像我爸说的一样,只要谦虚、真诚,加上成绩还不错,就会有人『自动』来跟你当朋友了。」

谈恋爱分心导致高中联考失利,只得读夜补校

正当一切都步上正轨时,陈怡嘉恋爱了,好不容易扭转的局势,也难敌粉红泡泡,最后,她在高中联考时惨败,几乎没学校可读,只得透过独招,进到北一女的夜补校。

「起初,我真的很难过,尤其每天去学校,看到日校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只能读『伪北一女』。」不过,她没有陷在自怜的情绪中太久,她知道,三年后的大学联考,是她最后的机会,若想逆转胜,得即刻展开行动。

陈怡嘉思量,自己资质普通,自制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北一女补校每天下午四点才上课,假若她白天都待在家,恐怕很难奋发,于是,她决定比照日校生,每天七点就到校读书。

风雨无阻日日到校念书,每年只休初一

家住桃园的她,要在早上七点抵达北一女,得五点起床,再换三班公车,「我还记得,每天早上闹钟响时,天都还是黑的,家人都还在睡…我的意志力其实也不强,但为了避免虚耗,我告诉自己,做就对了。」

早上七点到校自习,下午四点上课,放学到家后,已是午夜。这样的铁人行程,陈怡嘉撑了三年,连台风天、甚至除夕与大年初二,也不例外,只有在大年初一时休息,因为学校那天没有开放。

不但如此,国中时曾因恋爱而搞砸课业的失败经验,太痛了,让陈怡嘉决心不再重蹈覆辙,她跑去剪了个男生头,刻意买超级宽大、3L的制服,搭配超大眼镜,极力掩盖住清丽的外表,希望「斩桃花」。

逆转胜考进台大中文系,如愿当上国文老师

一个人苦读,真的很孤单,「但如果我约了朋友一起读书,对方想聊天、想睡觉时,我可能也忍不住跟着聊、跟着睡,对方想回家时,我可能也会想回家…我只好告诉自己,要定下心来,这份孤单寂寞,就当作成功前必得品尝的苦涩滋味。」

这一切,在联考放榜时得到了回报,陈怡嘉考上了第一志愿:台大中文系。

进到第一学府,她也并未大解放,而是继续徜徉书海,因为逆转胜的可贵经验让她相信,继续努力,才能拥有人生的选择权。

一直想当老师的陈怡嘉,毕业后就成为正式老师,到大安高工服务。后来她又考上了政大的国文教学研究所,读在职专班,并在两年后拿到硕士;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所平均毕业时间落在四到六年间,甚至有不少人压线、到第八年才毕业,陈怡嘉是「两年就毕业」的第一人,刷新所上纪录。

考试不是全部,但「学习」是种能力的累积

任教已近20年,陈怡嘉观察,现在有很多孩子资质不差,甚至挺聪明的,但却被手机等外在诱惑影响,无法坚持到底,又或是缺乏动力,不知为何要努力。

「我常告诉学生,考试乍看是成绩的竞试,但若看更广、看更远一些,这实际上是一个人从EQ、态度到学习方法的全面测试,是大人之路的预备,也是人生能力值的累积。」

若想成为一个「自律学习者」,陈怡嘉分享三个切入点:

首先,要有意识的建立好习惯。以上课为例,有人是无意识的、被动的,但也有人聚精会神,力求能完全听懂、掌握关键;又例如晚自习,有人东摸西摸,也有人专注高效。

陈怡嘉强调,习惯是可以养成的,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依循,她在新书中就花了许多篇幅谈这一块。

其次,要用「终局视角」来看事情。陈怡嘉她总是建议学生,要多去几所大学校园走走,亲身感受看看,帮助自己想像未来的生活,慢慢勾勒出具体的目标。

目标明确后,再「以终为始」来思考该累积哪些能力、需克服什么障碍,并制定属于自己的行动计划;她强调,计划要具体可行,得先要诚实面对自己,别好高鹜远、也别妄自菲薄。

最后,是多想想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也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我常问学生:『你的爸妈想起你时,会不会微笑呢?』从以前到现在,我也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学历虽非唯一,但在求学阶段的每一步好好扎根,对往后的日子总有助益,陈怡嘉强调,努力除了带来成就,还能磨练出灵魂的韧性和生命的力度,让自己升级成最好的版本。

延伸阅读:

前青春期孩子在想什么?亲职讲师丑爸:无论你是多棒的父母,就是要接受,孩子在心理上想跟你拉开距离

中、高年级孩子进入「前」青春期,爸妈好失落?咨商心理师:熟练3招,亲子关系「有点黏又不会太黏」

什么样的教养智慧,教出一家3「网红」神老师、赛车手妹妹、电竞主播弟弟?

文章授权转载自《未来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