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关切加萨平民伤亡 吁尽早解决人道危机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图/ 路透社)

印度总理莫迪昨晚与约旦国王阿布杜拉二世通话,对西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暴力以及平民伤亡表示关切,强调必须共同努力尽快化解当地安全与人道危机,显示印度正逐步调整对以哈战事的立场。

莫迪(Narendra Modi)昨晚在社群平台X(前称「推特」)发文,称他与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bin Al Hussein)通话,就西亚地区的局势交换意见。

他写道:「我们就恐怖主义、暴力与平民死亡表示共同关切,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尽早解决安全与人道情势。」

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运动组织哈玛斯(Hamas)7日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攻击,至少1400人死亡,并挟持超过200名人质。以色列反击轰炸加萨走廊(Gaza Strip),迄今估计逾50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140万人流离失所。

观察人士指出,印度正逐步调整在以哈战争上的立场,而莫迪的最新发言也是印度最接近呼吁以哈停火的一次。

印度长年饱受恐怖攻击之害,对恐怖主义深恶痛绝,在国际上也力倡反恐。哈玛斯突袭以色列,莫迪10日表示,印度人民「坚定」与以色列站在一起,并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莫迪看似挺以的发文引发议论,印度外交部立即补充说明,印度支持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恢复直接协商,成立一个「有主权、独立及可行的巴勒斯坦国,生活在安全且被承认的边界里,与以色最和平共处。」

随着以色列空袭加萨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印度在谴责哈玛斯的恐怖行动之余,也开始把哈玛斯与巴勒斯坦平民切割看待,对受难平民的遭遇表示同情。

莫迪19日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通话,除重申印度对恐怖主义的「关切」之外,也对加萨一家医院被炸造成的平民死伤表示哀痛。

随后,印度提供将近40吨的医疗与救济物资,准备透过埃及运送到加萨。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上长期奉行不结盟、不选边的政策,莫迪于2017年成为第一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次年也访问了巴勒斯坦。这次的以哈战事,再度让印度陷入如何维持中立的难题。

以色列是印度重要反恐、国防与情报伙伴,有大约1万8000名印度人在以色列生活。但印度的能源供应主要来自国海湾国家,且有900万名印度劳工在这些国家工作,挺以色列将招致海湾国家对印度反感。

另一方面,印度一名智库学者表示,中国与俄罗斯将是以哈战事中最大的获利者,尤其是中国。

他说,20国集团(G20)9月在新德里举办峰会期间,多国领袖宣布推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计划,外界认为欲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对抗, 「但在西亚现今局势下,这个计划暂时难以推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