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爆火的15岁男孩,打脸了多少教育专家?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自己得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01

00后,开始反向教育家长了!

02

最近一个15岁的小孩哥火了。

@初三八班王南皓,靠着“教家长怎么教育孩子”,成为了新晋“教育专家”。

12个视频,全网粉丝百万+,视频播放量过亿。

他的评论区里,都是一群来“上课”的家长。

他们并非高高在上批判,而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大家突然发现:虽然大人们总自诩教育专家,但很多小孩,看问题看得比大人更透彻。

他为什么会这么火?我选取了点赞最高的几条,与大家分享一下。

03

比如家长经常指责孩子:“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可王南皓认为,孩子不爱读书,是自己的见识还不够!

他举了自己的例子,出生在普通县城的他,身边没有几个人出过国。幸运的是他的哥哥赚到了钱,带他出国玩了一趟,在出国之前,他觉得英语只是抽背,但出了国才发现,英语能帮他点菜、点饮料。

出国前,他觉得英语就是学语法,可出国了才发现,单词说出来老外也能懂。

一次出国经历,让他对英语产生极大兴趣。

可在此之前,老师和家长对他说了一万次英语重要,他也毫无波澜。

他解释说:很多孩子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因为见识的匮乏,玩得不够多,见得不够多。

他们听不进空洞的大道理,找不到学习的意义。

04

还有很多家长,会严格控制孩子的消费。

他们觉得孩子,买点贵的东西,就是在攀比、堕落。

他的一个同学,就因为买了双1000多的球鞋,被妈妈赶出家门。

他愤愤不平,凭什么说同学乱花钱?

那位同学为了攒钱买球鞋,在所有人都喝奶茶的时、在大家都玩游戏时,克制自己,切断一切物欲,没有多要父母一分。

一个人存了好久,才买到自己心爱的球鞋。

不能因为他穿1000多的球鞋,就不分青红皂白指责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为了一个目标去坚持努力,只要方式正确。一个有自制力、决心的人。配得上任何的好东西。

05

除了上面的问题,他还聊起校园霸凌。

他说:被校园欺凌的孩子,就是背后没有人撑腰!

他有男同学因为身材瘦小,说话像女生,就被一群男生嘲笑起外号,他的妈妈就来学校,抓出欺负儿子的人。

执意严肃处理,从此,再也没人敢再欺负他。

而另一位同学。因为胖也被欺负,他多次告知家长,结果父母一直觉得:小孩子打闹,有什么大不了。

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在意,那些同学更加肆无忌惮。

很多家长不知道:小孩也是欺软怕硬的。学习好的同学,背后有老师撑腰;家里横的同学,背后有家长撑腰。

而那些留守儿童老实本分、平凡普通,他们背后空无一人,家长好惹、不较真,欺负他们不需付出代价。

所以他们经常是被欺负的对象。

预防校园暴力其实很简单,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给自己撑腰的父母!

06

除此之外,他还聊了很多很多,大部分都是站到孩子角度讲述,

比如父母吵架,孩子的感受是什么?

比如父母指责下,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他之所以能火,是因为他让家长们知道了:

你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要站到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你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很喜欢自以为是。

总觉得孩子不懂事,总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安排控制一切。

但今天王南皓用他的经历,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如果大人俯下身来,站在小孩的角度,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07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一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结果孩子一会转笔,一会要吃水果,一道题老爸讲了半小时,孩子也没听懂,气得老父亲挥起石榴,把孩子砸得脾脏破裂,被紧急送到ICU抢救。

我们身边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一坐到书桌面前,就像浑身扎满刺。

做个作业,一会扣指甲,一会玩橡皮,以前面对这个我也很生气,

但后来我带入自己,我小时候写作业不也经常开小差?爱玩、好动就是孩子的天性,他不过是小时候的你自己,

甚至我现在工作堆积时,也经常拖延逃避,更何况孩子?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其实都是反人性的。

只是我们身为大人,有更强的自制力,不容易表现出来。

而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他们不是不愿意学,只是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越是恐吓、威逼、打骂,越是让他们更排斥学习。

真正该做的是:理解孩子的天性,接受孩子的天性,并适当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08

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剑拔弩张,除了接受孩子的天性,还有另外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跟妈妈去逛庙会,一直在闹着回家,妈妈很生气地斥责他:辛辛苦苦带你出来玩,这里多好玩啊!还不领情!

可是孩子回答:哪里好玩了?全都是腿!

于是妈妈蹲下身子才发现,在孩子的视角里,真的只有密密麻麻的腿,

家长和孩子,因为角度不同,他们的思维模式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记得我和孩子讲一个数学题目,而孩子只记得题目的插图在笑。

后面我才明白,孩子的思维模式,天生就是对图片、对小动物更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小学课本很多的插图,

初中课本插图就慢慢减少。小学里面的同学名字都是小红、小明,而到了初中就是甲、乙、丙、丁。

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思维模式,我们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很多家长面对孩子都很主观,他们只会用自己的思维模式,

斥责孩子:

为什么学不会?为什么不懂事?为什么不听话?

可其实换个角度,或许就能理解共情。

09

最后,我想说的一个观点就是:兴趣爱好并不是魔鬼。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女儿喜欢一个韩国女团。有些家长会担心影响学习,但他选择支持并引导。

利用追星,他们引导女儿学韩语,送她去上专业语言课。

现在初二的她,可以无障碍读写沟通。

他们还约定好,只要期末成绩好,父母就陪她一起去韩国看演唱会。去年期末她真的进步了几十分。

后来父母就兑现承诺,

但要求她:制定全套的旅行计划。包括签证、入境订机票、酒店、行程等等,

在韩国的四天里,吃喝住行沟通,一切都由女儿主导。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因为有着强大的爱好驱动,她极其认真和热情的查资料,订计划。

这个过程里培养的不仅是语言能力,更是她的规划能力、独立能力、责任感。

他的父母说了一句话:“要接受孩子不务正业”谁小时候没点爱好?很多父母对与学习无关的爱好,就拼命打压,殊不知适当的引导和转化,兴趣爱好也是强大的内驱力。

10

教育孩子,就是一个生命遇见一个生命的过程。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颗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外一颗灵魂。

很多家长想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但教育不是驯兽,不是制造一个机器人。

弯下腰来,跟孩子一个高度,站在他的角度看世界,慢慢地,才能和孩子处在同一个世界。

才能养出一个:有温度、有见识、有涵养,独立、有爱、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