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偿还一带一路基建贷款 救助贷款逾两千亿美元

图为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和建设营运、于肯亚首都奈洛比的快速道路。(图/新华社)

据28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2008年至2021年间,花费2400亿美元援助22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难以偿还用于建设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贷款,救助贷款金额也在近年来飙升。

德国之声报导,根据世界银行、美国哈佛大学甘迺迪政府学院、国际发展研究室AidData与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的报告,中国有近80%的救助贷款是在2016年至2021年间发放的,而贷款主要流向阿根廷、蒙古和巴基斯坦等中等收入国家。

报导指,中国已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数千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但自2016年以来,由于许多项目未能支付预期的财政红利,贷款逐渐减少。

该研究报告作者之一、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赖恩哈特(Carmen Reinhart)表示:「北京最终是在试图拯救自家的银行。这就是中国为什么涉足高风险的国际救助贷款业务的原因。」

研究显示,中国向陷入债务困境的国家提供的贷款,占其海外贷款组合的比例,从2010年不到5%,飙升至2022年的60%。其中以阿根廷所获得的资金最多,共有1118亿美元,其次是巴基斯坦的485亿美元,再来则是埃及的156亿美元。

透过中国主要放贷机制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的货币互换额度已提供1700亿美元的救助融资,其中救助对象包括苏利南、斯里兰卡和埃及。研究指出,有些国家可能利用该制度刻意提高其外汇存底数据。

报告表示,中国救助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中等收入国家,占其贷款的五分之四,这已对中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风险,另一方面,低收入国家则获得中国宽限期及延展期。

中国正与尚比亚、迦纳和斯里兰卡等国进行债务重组谈判,也因进程缓慢受到批评,中国则呼吁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IMF)也提供债务减免。目前中国已同意支持斯里兰卡进行债务重整,斯里兰卡也获得了国际货币基金29亿美元纾困金。

另外报告还提到,从中国手中获得紧急救助的成本并不低。国际货币基金的典型救助贷款利率为2%,中国救助贷款的平均利率则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