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艺术家肯特里奇玩创意 翻转莫札特歌剧《魔笛》
南非重要当代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大玩创意,以炭笔素描动画、摄影原理及影像翻转手法,搭配逐格拍摄制成动画投影,打造层次丰富的舞台效果,翻转莫札特歌剧《魔笛》,呈现剧中的光明与黑暗意象。图为2018年东京新国立剧院演出剧照。(寺司正彦摄,台中国家歌剧院提供)
南非重要当代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大玩创意,以炭笔素描动画、摄影原理及影像翻转手法,搭配逐格拍摄制成动画投影,打造层次丰富的舞台效果,翻转莫札特歌剧《魔笛》,呈现剧中的光明与黑暗意象,12月中旬在台中国家歌剧院登场。
威廉.肯特里奇一向以独特的炭笔素描动画创作手法享誉国际,《魔笛》是他执导的第一出大型歌剧,他表示,这出歌剧蕴含「启蒙时期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抗衡」与「音乐的力量」两大主题,一开始便将制作核心放在打造与主题相应的舞台场景和视觉图像,耗时一年半以炭笔绘制舞台布景,将大量符号与图像逐格翻拍制成动画影像,用黑白线条勾勒出剧中光明与黑暗、良善与邪恶、权力与控制间的对立关系。
《魔笛》取材自童话〈璐璐的魔笛〉,故事描述王子塔米诺与捕鸟人在历经重重考验后,成功营救公主帕米娜,并恢复日夜秩序。莫札特在通俗的剧情架构中,结合义大利正歌剧、喜歌剧、德国民谣与宗教音乐等形式,勾勒出角色的鲜明性格,剧中充满共济会「追求自由、平等、智慧与启蒙」理念与符号,也成为学者研究18世纪欧洲社会阶级与政治发展的资料。
艺评人谢佩霓分析,莫札特作为一个共济会会员,暗藏了许多「3」的密码,有夜后与大祭司的爱恨交织、王子与公主、天地与万物众生,三重共构出的宇宙,「肯特里奇也提出了『三重时间』的见解,将原着的埃及背景,转移到启蒙与摄影术发明的维多利亚时代,又呼应了他成长的南非种族隔离时期。」
此外,谢佩霓表示,「舞台上以蛇腹相机分隔出暗房与成像,而观众身处于相机之外,而莫札特的音乐则是光。」谢佩霓认为,一般认为夜后代表黑暗和邪恶,但她认为不是反派,至于莫札特安排以海豚音来表现这个角色,「是因为她超越了人的世界,不必遵守世俗的规范和标准,属于另一个时空,就像永恒的星星,穿越了光明与黑暗。」演出将于12月15至18日在台中国家歌剧院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