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期中考成绩已出!同分不同校排名差距到底有多大?

期中考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出分了。这两天已经有人开始分享成绩了。

先看一下附中学霸的成绩单:

不愧是附中,英语123,已经排到700多名了。

有网友表示:在我们学校,这分数都能排第一了

这个周末大家是母慈子孝的考后放松,还是鸡飞狗跳的查漏补缺呢?

▲ 图片标题

看一下各位家长的分享:

建邺初一家长:

有家长安慰:这个分还可以,有的班级第一270。

鼓楼某公办初一家长:

同样的分数,不同学校排名差距大。

鼓楼初二家长:

联合体初三家长:

有网友表示这分数可以上附中了,该家长表示能进十三红山都是好运。

还有家长表示:初一会比较焦虑,初二心态会转变,像我家初三,已经不在乎分数了。

还有六年级的家长表示:

期中考是孩子们需要冲破的一道难关,也是横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小小考验。考试的紧张和成绩的压力已经压在心头,家庭更需要成为完全信赖和温暖的栖息地,能让他们获得充分的放松。

附中的期中考试结束 年级大会上的讲座

“不管考成什么狗样,我都相信自己前途无量”

期中考后,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觉察与接纳: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考试

没有哪个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孩子。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或许不自觉地就流露出了“爱之深责之切”的情感。明明是关心与期望,表达出来的可能变成了责备与批评,明明预想中是一场爱的沟通,最后的结果却演变成了激烈的争吵。

在给予孩子反应之前,家长们不妨先关注与觉察自己。此时你的情绪如何?在这样的情绪下,你是否有把握完成一场有效的沟通?如果没有把握,那就先缓下来平稳情绪,识别情绪之中不合理的部分,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与认知,再去与孩子沟通。

在考试这一事件中,比起卷面分数,还有很多重要的部分需要得到关注。比如,孩子的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比如,孩子的感受与内在动力。家长要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考试,面对孩子的高分,可以表达喜悦但不应过度奖励,面对孩子的低分,可以发表想法但不应过分指责和埋怨。请相信,让自己越来越好是人的本能,请保护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用成长的眼光看待自己,帮助他找到原因,陪他寻找到变得越来越好的方向。

思考与调整:用温暖的目光关注孩子

孩子出现成绩下滑时,往往容易产生焦虑、自责、伤心的情绪,此时孩子的心理脆弱,很需要他人的关怀和支持。作为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情绪,允许这些情绪的出现,并引导孩子适度宣泄,积极应对。

您可以这样做:

倾听与理解——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关注他,倾听他,表达出你的理解与关心。

思考与调整——基于您对孩子的了解,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宣泄此时的情绪。待他情绪平稳后,以平等温和的态度与他沟通,一起将对考试的关注点从分数转移到原因的寻找和下一步行动的规划上。在和孩子一起归因的过程中,请注意:多关注内在因素,少埋怨外部环境;多找可控因素,少找不可控因素(关注学习方法和努力,不纠结难度与外部环境);多做可变归因,少做不可变归因(鼓励孩子挖掘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的资源,不要过多地将结果归因于能力、运气等不可改变或难以改变的因素)。

行动与改善:用有效的陪伴鼓励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行动表达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

帮助孩子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以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作为参考,您和孩子都需要放下不合理的期待,让学习回归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轨道上。设定具体的目标,让孩子清楚地指导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目标应当是可衡量的,是孩子能够自我检验并及时调整的,目标应当是可实现的,让孩子觉得充满挑战的同时又有充足的信心能够实现。

陪伴孩子适度放松,提升孩子的内在动力。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放松计划中去,陪伴孩子适度放松、科学放松。同时,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让孩子有机会体验学习以外的生活,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生活的色彩,让孩子能够在体验中探寻自己的理想,获得未来长久努力的内在动力。

▍来源:南京家长说、小红书、南京择校、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