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不足 陸學者:2024年中國經濟將比2023年難度更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内需不足。(新华社)

展望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OECD近期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2%,2024年、2025年为4.7%、4.2%,因此可以看出,2024年中国经济其实比2023年难度更大。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内需不足。

张燕生接受上海《澎湃新闻》专访时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大概在5.3%左右,完成了年初设定的目标,但这是在低基期上完成的。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3%,若2023年是5.3%,两年平均还是比较低的增长率。目前中国的经济运行仍属恢复性,存在内生动力不足、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等。

他指出,中国经济2023年面临的风险,一是没有真正摆脱疫情影响;其次,地缘政治的影响非常大。从外贸看,今年大陆与前五大贸易伙伴中的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进出口,尤其是出口,下降幅度非常大,超过外需萎缩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需求冲击。张燕生表示,至少到2028年,全球经济增长都会低于均衡水准,需求不足可能是全球性现象,这也导致中国经济的困难。

张燕生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问题是内需不足。若要对内需综合施策,投资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在他看来,如果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看,目前中国大陆的基础设施「还差得远」。例如,城市更新、交通改善,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都还面临很多困难,这些方面资源供应还不足,一些公共服务还需要大量的投资。

张燕生指出,要扩大消费,首先得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做起。这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需要六个因素: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市民化,把劳动力和资源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提高经济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通过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改革推动制度变迁;发挥市场规模优势来更好的发展。

对于大陆民众不愿意花钱的原因?张燕生说,这是因为中国大陆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成本太高,保障能力弱,让老百姓有后顾之忧。

针对不少学者呼吁大陆官方发放消费券,张燕生表示,这些政策如果是在2020年、2021年推出可能是好政策,但如果到了2024年才实施,已经太晚了。他认为,大陆要扩大需求,短期的政策主要还是投资,中期则是要真正解决车市、楼市、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的问题,长期是解决改革防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