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下半年经济 扩大内需常态监管

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对于中国经济下半年工作的阶段目标转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图为北京市前门大栅栏商业街。(新华社)

刘元春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兼副校长,创设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研究开放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分析、中国经济增长。

刘元春在央视「新闻1+1」受访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对于中国经济下半年工作的新定调,主要体现在描述新环境和新目标。大陆7月面临的经济形势,较4月定调「力争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有了根本性变化。也决定了下一阶段目标是转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松绑」了一些,即根据现实情况来保证经济良性运行。

刘元春表示,推进下半年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提到很重要一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一,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强调与防疫一样重要。

二,强调扩大内需,财政货币方面新的着眼点,尤其是用好用足专项债。

三,从五大方面细化安全底线。尤其强调出住房和村镇银行风险问题。

四,不仅要求常态化监管平台经济,而且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这是新提法。

五,从前期调整预期弱化管理,到全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是新提法和新举措,与新目标、新环境、新基调相匹配。

刘元春认为,对于「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的新提法,若经济预期目标依然是要完成全年GDP增速5.5%左右等6个方面的指标,那就意味着在新的经济环境里,下半年必须要加大政策力度,甚至要实行「大水漫灌」强刺激的一些举措。而这样就会导致稳增长的压力倍增,从而导致无法完全遵循经济复苏的规律。

因此,目前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根据当前新环境、新基础,提出的「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这样的目标提法。可以看到各级部门按照经济复苏的既定内在规律布局和实施,从而避免出现刺激政策后遗症。

刘元春分析,大陆下半年是否会有稳经济强刺激政策出台?目前存量政策和陆续推出一些增量政策都在实施中,经济复苏向好局面形成,不宜有大动作。另外未来风险仍大,不能把政策空间用光,更重要是马上要召开中共二十大,很多政策是在下一步战略布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