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荒與慌/啟動大建設 燃氣發電暗藏風險
基隆协和电厂。本报资料照片
一个安全仪控插槽故障,差点酿成大停电!7月21日晚间,中油台中天然气接收站的仪控插槽故障,导致供气中断,北部大潭和民营海湖两座电厂340万瓩的电力,就这么消失了,接下来三小时的供电危机,全靠台电紧急启动水力、备用气涡轮,同时也向民间调电,「幸好」当时是周五晚上,已过尖峰用电时刻,警报顺利解除。
这场断气危机,虽然没有酿成这几年「既视感」极强的无预警大停电,但足以凸显天然气在发电过程中的脆弱性。
就在「断气事件」前的两个礼拜,7月4日在立法院议事会场外,「反四接(第四座天然气接收站)」团体在环保署大门口搭起舞台,以超高分贝演说,强烈反对台电在基隆协和电厂附近的外木山海域填海造陆、兴建四接。
随着台湾进入燃气大建设时代,一座座待扩建、新建的天然气机组、接收站、储气槽,正盘据台湾西半部与海域,随大建设而来的民众抗争场景,也将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当电网里的再生能源愈来愈多,要看老天爷脸色发电的风与光,间歇性很强,也令电网惯性没有以前好,台电只好靠可以尽快启动的水力和天然气来补强。
用台电的术语,这叫「燃气桥接」,「天然气机组还可混烧氢气,降低排碳,以后氢能发电成熟后,还可专烧氢气,这笔(燃气)投资,不会浪费。」台电发言人蔡志孟说。
台电推估,2025年全国用电需求约3,000亿度,发电量将成长至3,175亿度,届时一半的发电量、约1,500亿度,要靠天然气。
蔡志孟细数,现在从台湾头到台湾尾,台电至少有六个燃气建设计划,包括基隆协和、桃园大潭、苗栗通霄二期、台中电厂、高雄兴达,及大林的更新计划,「至少在2030年以前,这六大计划可增加1,600万瓩的容量!」
只是,天然气机组继续盖、盖、盖,对照今天缺工、缺土地的台湾,政策能否如期兑现?两年后,发电配比过半仰赖燃气的台湾,保证能用电无虞?答案只有一个「难」字。
兴建设施常卡在环评
首先,光是环评问题就难解。大燃气时代,要盖的不只是燃气机组,还有接收站、储气槽、输送管线;这些设施,每个都需要环评,而且,不少正在卡关中。
举例来说,台电亟欲推动基隆协和电厂更新改建计划,但不只环保人士反对,基隆市长谢国梁也有意见。台电为此调整了协和电厂规画,想兼顾生态保育,地方似乎仍不买帐。蔡志孟说,「还是希望大家共体时艰,让整个国家未来供电能更稳定」,语气显得无奈。
再看看大潭电厂8号机,原定去年6月完工上线,却因疫情管控、缺工与工程复杂,延至今年7月才并网;扮演稳定南科电力的民营电厂九崴,遭台南议会打枪不准设立,下一步环评仍在未知数;另一家老牌民营电厂森霸,则因准备沿用旧管线输气,被议员质疑管线经过人口稠密区,让地方很不安心。
与天然气机组向来是「生命共同体」的接收站,环评挑战亦有过之而无不及。曾任中油总经理的台塑石化董事长陈寳郎说:「在台湾盖接收站很辛苦,辛苦的不是工程,而是民众接受度。」
从房地产转投资天然气电厂的中佳电力董事长王应杰直言,他全台走透透,看了四、五十处地点,最后选址台中港区,就是因为那里三面环海,不担心有民众抗争,就近又有台中港的中油接收站,省去了新设接收站问题。
学者示警明年恐缺电
中央大学管理讲座教授梁启源说:「现有的一接、二接已经超负载营运,设备利用率都超过120%。」不可能再透过既有接收站进口天然气。如果三接、四接、五接无法如期或延后完成,将导致怎样的后果?
梁启源指出,三接因藻礁问题工期再延宕,预计2024年减少203.6万瓩供电;协和四接环评问题将影响2027年的130万瓩;台中的五接环评问题,则影响2025至2026年每年的130万瓩。
「一旦天然气供气不足,就会影响该年度的净尖峰供电能力。其他影响燃气发电供电的因素,还有台电采购民营电厂发电进度落后,与尚未招标等问题。」梁启源说。
如果以台电六大燃气计划工程时间延后一年作为推估基础,梁启源以当前最受重视的「夜间净尖峰备转容量率」推算,明年就会进入缺电区间。他说:「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针对「五三二」能源配比能否弹性调整,经济部能源局回应,短期至2025年「以气换煤」,燃气占比目标为50%,长期至2050年间占比将下调,并搭配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技术打造无碳电力。而在长期电源供给规画方面,为避免环评及工程延宕风险,已宽列2026年后未来备用容量;面对燃气规划期程可能延后情况,能源局将逐年检视、拟定因应策略及调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