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场建置启动,中钢、春源等受惠 离岸风电族群 Q2大爆发

国内离岸风电工程千亿商机逐渐浮现。随开发商启动风场建置工程,预计第二季起进入生产高峰期,自上游的钢板线材原料,至下游的水下基础基桩产品都将大增,包括中钢钢构春源新光钢、世纪钢、春雨及恒耀等相关供应厂商,都可望受惠。

以中钢来说,董事长翁朝栋将「高值钢厂」和「绿能产业」做为未来50年发展的双主轴产业。旗下兴达海基除承包沃旭56座套筒式水下基础工程,也携手丹麦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共同成立中能公司,将开发彰化29号风场。中钢执行副总黄建智表示,随着风电开发逐渐成熟,该公司供应下游风电所需的钢板数量明显增加预估第二季供应量将达到8,000~1万公吨,较第一季5,000公吨左右,增加一倍之多。

中钢兴达海基示,自2月份起就展开套筒式水下基础的组装作业,虽受疫情干扰,但预计第二、三季起就会有成果出炉,今年建造目标量为13座水下基础工程,每座所需的钢板数量为1,300公吨,若包括备料则达到1,500~1,600公吨。

Wendteam成员的中钢构和春源,都是风电的主要供应链厂商,待兴达海基产品出炉,就望供应相关零组件。中钢构表示,负责的是水下基础上架部份,每座钢板需求量至少400公吨,另还有下架部份;春源是风电产业的生力军,正申请认证中,预计第二季取得认证后,即可参与生产作业。

新光钢董事长粟明德指出,主要承建风电基桩部份,已取得认证,预计4月底前将与业者签约,第二、第三季可正式量产,正式跨入风电领域,提升营运动能。

世纪钢则已取得开发商沃旭、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CIP)及达德发包的81支水下基础基桩、62座管架、及69支水下基础基桩(PP)等工程,将自第二季起进入生产高峰。法人估计,今年营收将达到40~50亿元,较上年营收倍增,其中风电营收将占70%~80%左右,其余为钢构。世纪钢近期内也将参与台电二期离岸风场标案

至于螺栓大厂恒耀,已有参与国外风电开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