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美国GDP吗?

图╱美联社

美国GDP的原编与改版

经济成长这件事,好像大家都懂,但又有点模糊,去年经济不保二指的是经济成长落到2%以下,多数人都懂,然而,经济成长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成长?相信多数人并不知道。

经济成长指的是国内生产毛额(GDP)的实质成长,这里得加上实质二字才行,实质的意思是要把GDP虚胖的水份挤掉,举个例子,台湾1974年GDP成长率是33.9%,实质GDP成长只有1.2%,因为那一年发生石油危机,若看前者会以为那一年国人日子过得很快活,事实上那一年过得很辛苦,因为通膨率直逼50%,把虚胖的水份挤掉,所呈现的1.2%才是实况。

接着,问题来了,GDP是什么东西?从所得面来说,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得到的报酬总和,从支出面而言,就是消费、投资、出口的加总,从生产面,就是农、工及服务业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如果一国的GDP逐年成长,挤掉通膨水份仍稳健成长,那就代表经济不错,有好日子过。

消费?投资?附加价值?

然而,问题又来了,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投资,什么又是附加价值?消费就是买东西,比较容易懂,至于投资,国民所得统计谈的是固定投资,而非股市的金融投资,其概念是指买了一个可以持续运用一年以上的东西,运用的结果可以带动长期经济利益,这个东西可能是机器设备、可能是飞机轮船、可能是住宅厂房,早年大概就是这些,但随着产业变化,其内涵已出现不可思议的变化。

像购买原件、著作权、影片、企业投入研发,这些花费过去都视为中间投入,不计入GDP,然而美国认为研发、著作权、影片都是可以持续运用一年以上的知识存量,且可以带动长期经济利益,应列入固定投资,为此,美国于2013年进行一次国民所得统计改版,其发布的新闻资料厚达83页,经此一改,美国GDP出现巨大变化。

原来萎靡不振的固定投资,随之龙腾虎跃,GDP因而变胖,变化究竟有多大?2012年的固定投资胖了4,000亿美元,GDP也胖了5,600亿美元,约台币17兆元,比我们一年的GDP还要大。小小定义的调整就出现如此惊人的变化,说明统计的脆弱性,凯因斯时代的经济学家也谈固定投资,但他们谈的,已跟今天不一样了。

国情、定义有别 比较宜审慎

还有什么定义可能调整?应该不少,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重复使用一年以上,并且可以带来长期经济利益?战机、大砲、军舰、坦克这些似乎也符合固定投资的定义,美国主张纳入,但联合国的国民所得统计专家反对,专家们从道德的观点认为,这些武器虽符合固定投资的定义,然而武器是用来杀人的,不该列入。此外,也有些国家认为大麻、毒品、性交易等地下经济活动该列入消费,惟反对者众。各国虽然编的都是GDP,然取材未必相同,因此编出来的结果很难进行比较。

GDP的概念虽简单,但各国国情有别,所参采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因此运用GDP比较经济成长,宜审慎一些才好,至于计较到小数点第一,二位,说我们赢了,那就更滑稽了。

小档案■美国2012年GDP原编数15.6兆美元,经2013年改版后升至16.2兆美元,2023年改版后又略增,主因研发、著作权、原件及影片的支出改列民间投资,以2012年而言,固定投资原编数2.0兆美元,经此修正后升至2.4兆美元,随后又经改版,如今已达2.5兆美元。

小档案■GDP可自生产、支出、所得三面估算,三面原则相等,当支出面某个定义改变,生产面、所得面也得呼应,2000年初美日韩相继把电脑软体支出改列固定投资,因应支出面多了一笔钱,生产面也必须多一笔,处理方式是原来该扣除的这一笔中间投入,就不扣了,意思是不视其为中间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