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能源科技发展、地震、化学与文明的关系吗?看看院士怎么说
12月15日—16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五届十一次会议暨“科学与中国”重庆行活动成功举办。活动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的10余位院士专家深入学校院所、高新企业等,通过调研座谈、科普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普和科创服务,以高质量科普为科技创新培植沃土,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6日当天,三场院士科普报告同步开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包信和以《双碳目标下能源科技的发展趋势》为题在重庆大学作科普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教授张培震赴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作《地球演化与地震灾害》科普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走进重庆市南开中学校作《分子改变世界》科普报告。
包信和:“双碳”背后,能源科技发展路在何方?
什么是碳中和、温室气体中和、气候中和?包信和从“碳中和”相关概念谈起,通过一系列严谨的科学论证,指出实现“碳中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我国实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要打赢这场硬仗,关键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变革。
随后,包信和详细讲解了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氢能技术和负碳技术在“碳中和”产业链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阐释了实现“碳中和”的底层逻辑和必然途径。包信和表示,“双碳”目标下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是新兴产业的机遇。随后,他从可再生能源之新型太阳能电池、氢能和流程工业低碳以及CO₂处理的基本概念与思考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当今能源科技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他对通向未来碳中和的创新之路作出展望,并寄语在场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打好基础很重要。
“如何实现低品位CO₂和高品位CO₂的利用和转化?”“高温电解水效率达到96%,这个效率计算过程是否包含了水从室温升到高温所需要的能量?”报告结束后,包信和与现场师生交流互动,为大家答疑解惑。大家表示,包院士在讲座中提出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趋势,更加坚定了能源科技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也对自身选择未来科研之路指明了方向。
张培震:认识地震 了解地震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吗?46亿年前,银河系某个角落发生超新星爆炸,扰乱了星云的原始结构,星际云中心形成了原始太阳。”张培震告诉在场的鲁巴师生们,就人类目前的知识而言,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所以,认识地球、了解地球,与地球和谐共处是人类永恒的使命。
张培震是国际知名的地震动力学家。他长期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青藏高原生长与动力学、活动断裂习性与强震复发规律、新构造与气候变化、利用GPS技术研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他说,地球形成之初是一番地狱模样,烈火炎炎,岩浆翻滚,“陨石雨”频繁轰击,没有固体地壳,没有海洋,没有生命,没有氧气,只是一个岩浆覆盖、热浪腾腾的大火球。
“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就能从中科学地认识地震。”张培震在科普了地球知识后,转入地震成因机制的讲解。他以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为例,结合新北川县城经历汶川地震模拟图,以及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及海啸灾难等大量事例,科普了地震从形成到发生和对人类带来的破坏。
地震预报是著名的世界难题。那么,它究竟难在哪里?它为什么那么难?张培震告诉在场师生,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点: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
此外,张培震还向学生们介绍了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相关情况。“地球科学的希望是在年轻人的身上!”他鼓励学生们保持对地球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在未来共同努力,为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田禾:以化学的视角看人类文明进程
田禾是精细化工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以化学元素为切口,详细阐述从古今对化学元素的认知,到分子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再到分子与材料的变革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为南开学子揭开了化学的神秘面纱。
“铜和锡容易从矿石中提炼出来。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熔点较低、硬度较高、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所以到现在还欣赏到‘五羊方尊’等精美的青铜器。”田禾从中国古代青铜器说起,青铜过后,“硅”接过了文明使者的接力棒。
硅酸盐,是地球上90%以上矿物以及岩石、砂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陶器的烧制、窑炉的发明、唐三彩的诞生、瓷器釉层、青花瓷直到现代的半导体,都离不开硅的身影。
最后,就是现代“可上九天,下五洋”的钛合金。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被称为“现代金属”或“太空金属”。
随着田禾深入浅出的讲解,南开学子逐渐认识到了化学视角下不一样的人类文明进程。
“想学好化学这门学科,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面对学生的提问,田禾结合自身经历谈起感悟,“首先对化学是有真诚的兴趣,方能坚持下去;其次,化学是试验里的学科,需要学会仔细观察,最后就是勤做笔记,尤其是试验笔记,一定要如实记录每一次试验过程,包括天气、光照等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影响因素。”
此外,在重庆期间,院士专家一行先后前往明月湖实验室(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金凤实验室等地开展调研,积极为重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江北区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协办。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