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网路业 陆工厂超缺人
大陆部分网路平台和传统行业薪资比较
近年大陆互联网平台已成为年轻人就业首选,但也因此让工厂面临招工难题。大陆学者日前指出,以外卖、快递、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网路平台就业兴起,导致大陆制造业工厂面临人力流失严重的困境,以及工资上调的压力。
面对国际环境丕变与内部经济转型需要,大陆官方关爱的眼神重回到制造业上。但近年不断有制造业者吐苦水反应,当前大陆年轻人认为,到网路平台工作新鲜时髦、收入较多,甚至宁可当外送员,也不愿进厂守着生产线,导致工厂招工困难。
证券时报报导,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丁守海透过对5,081名劳动者个体、700家制造业工厂调查后,近日发表题为「平台就业的生成机理、风险点及对策分析主报告」指出,凭借着收入优势,平台就业导致大陆制造业工厂面临劳动力流失压力,且主要集中在年轻、能力强的精壮劳动力。
报告提到,平台就业从业者有四大来源,依次为:工厂工人(25%)、其他平台就业者职业转换(20%)、服务员(15%)、建筑业工人(8%)。数据可看出,从传统产业向网路平台就业的流动趋势明显。
这份报告发现,劳动者选择到网路平台就业,主因是「挣钱多」。平均而言,月收入可比工厂工人高出人民币(下同)1,500元,也比流动商贩多出500元。但报告指出,平台就业者的高收入主要源于两点,一是更高的时均工资,二是更长的工作时间,但「时间自由是表象,其背后是更艰辛的劳累」。
丁守海表示,据调查显示,大陆劳动者在工厂与互联网就业平台间,存在较明显的单向流动意愿,使得工厂为争夺劳动力面临很大的工资调升压力。据估计,幅度可能接近每个月3千元,「对于很多工厂来说,这是不可承受之重」。
对此,丁守海指出,在选择就业工作时,以男性特别是低学历男性为代表的群体,更倾向选择收入高但更劳累的平台,但这样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短视性。譬如只看重表面的工资收入,却忽视隐性的社保收入;或是看重表面上的自由,忽视技能提升这一长久保障。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大陆培养出可持续的、与未来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工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