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砸5亿台湾灯会该转型了!观光局前局长赖瑟珍揭3方向

2023台湾灯会在台北举办,创下1200万参观人次的好成绩。(资料照)

一年一度的台湾灯会风光落幕!今年因为在台北市举办,挟着地理优势,创下1200万参观人次的好成绩,观光局前局长赖瑟珍表示,随着灯会结束,民众与灯会的连结也停止了,想再一睹漂亮的花灯,或者深度了解、体验花灯,是缘木求鱼。

台湾灯会是在1990年由当时交通部张建邦部长指示观光局下办理,当时观光局毛治国局长认为台湾发展观光要利用3个元素,包括用传统跟欧美区隔、用在地与东南亚区隔、用科技与大陆区隔,台湾灯会也在这个3个主轴下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节庆活动。

从2001年陈水扁总统为了兑现竞选政见,台湾灯会移师高雄,开始了台湾灯会轮流到各县市举办,赖瑟珍说,从此每年中央与地方政府至少花费5亿元,这还不包括中央与地方动员的人力、物力、交通管制与作为等。

赖瑟珍指出,只要台湾灯会办过的地方,地方政府大多回应民意需求,持续每年办理灯会,地方政府办理灯会除发展观光外,争取民心、市民同乐是另一层考量。但主管全国观光事业发展的观光局角色不同,必须要从发展国际观光资源的永续及有效运用来做思考,台湾灯会及全台10个以上的地方灯会,花费几乎可以「造村」累积到可以「造镇」的金额,全部集中在2到3周内,除了稀释每个灯会集客的力道外,到底留下了什么?值得深思。

赖瑟珍表示,台湾灯会年复一年地做,到现在遍地开花,也该思考下一步怎么走了。台湾灯会在2008年她担任局长时获得Discovery频道评为全球最佳节庆活动,34年的耕耘建立国际品牌,下一个阶段是否要从「落地生根」及「资源永续利用」来做思考。

赖瑟珍表示,2018年底她有机会造访越南岘港的会安古镇,是华侨第一个在越南定居的小镇,古色古香,后来因为法国殖民,建筑融入法国殖民时期的风格,东西方文化交融,入夜后五彩灯笼高高挂,港边灯光点缀,游客也可以搭船放水灯。会安古镇以「灯」搭配老街、古建筑,创造一年365天川流不息的人潮,令深思到处播种的台湾灯会是否阶段性任务达成,到了落地生根的时候了。

赖瑟珍分析,落地生根有三层意义,第一、打造特色小镇的规划方式,请地方政府取得地方认同,以永续性布灯方式规划,每年元宵仍可以点灯,办理灯艺竞赛。

第二、成立「灯」的典藏中心,细数台湾灯会历史、台湾灯艺的传承与创新,介绍各地灯会,尤其是盐水蜂炮、苗栗磅龙、平溪天灯、台东炸邯郸等传统节庆,最主要的是典藏历届灯王、灯艺师作品,提供灯艺师办展空间。当国外很多国家以「灯光」来做为吸引观光客的利器时,台湾更需要利用独步全球的传统灯艺的创新成为发展国际观光的优势。

第三、创建灯艺产业链的基地,聚集灯艺师、书法家、绘画家合作,成为海内外游客DIY、深度体验的场域。

当全世界都在谈「夜经济」「体验经济」之时,用「灯」做主题,打造特色小镇,构建灯艺产业链,游客白天欣赏灯艺、自制花灯,夜间提灯笼逛街,为台湾观光再添一灯光灿烂的内涵,恐怕是未来具体落实灯会品牌形象最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