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布林肯会习近平避免敌对 美中互疑仍难解
根据美中官员说法,中方期待习近平与拜登盛大会面,但美中紧张关系持续缓和可能充满挑战。图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北京会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 路透社)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天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显示两国意识到外交努力举足轻重,不希望关系被定义为公开敌对,但暂时和解不足以克服双方严重猜疑。
布林肯(Antony Blinken)访问中国第2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习近平35分钟。习近平开场致词时说,布林肯此行与中方外交高层会谈「坦诚深入」,双方同意落实他和美国总统拜登去年11月在印尼峇里岛会晤达成的共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得进展,「这很好」。
纽时报导写道,美中在台湾地位、中国拓展军事版图、先进技术发展、俄乌战争及人权等议题上立场相左,却又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拜登与习近平身为两国领袖,面对其他国家要求美中缓和对彼此日益强硬的姿态,压力愈来愈沉重。
美中关系受棘手议题困扰多年,高层外交能否改变双边关系轨迹,仍待解答。但美方官员说,希望这类高层会谈至少能让双方更清楚知道彼此意图,防止误判。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时说,国与国交往「总要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希望布林肯此行能为稳定中美关系「多发挥积极作用」。
布林肯接着表示,过去每次会谈他都强调「高层直接往来与持续沟通」必要性。华府近期指责北京在这方面存有缺失,布林肯举例说,他与幕僚和中方会谈时敦促开辟对防止危机至关重要的两军沟通管道,却遭中方回绝。
布林肯是2018年以来首位访问北京的美国国务卿。过去6年美中关系不断恶化,处在数十年来最低点。五角大厦今年2月初公布一颗中国高空侦察气球飞越美国,美军出动战斗机击落。这次事件导致美中紧张加剧,布林肯出访中国行程临时喊卡。
布林肯2月中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MSC)场边告诉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华府认为北京考虑在俄乌战争中支援莫斯科重要物资,导致美中关系更为紧绷,中国以冻结部分重要外交往来、加强反美言论回应。
布林肯访问北京延后4个月成行,分别会见习近平、王毅及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美国国务院形容,布林肯和中方讨论「坦诚、实质且具建设性」,强调美国将负责任管控竞争,避免美中关系演变成冲突,且将气候变迁、粮食安全列为双方潜在合作领域。
每次会谈前,美方外交官都说不期待美中关系突然有戏剧性突破,而是着重尝试重建近几个月毁坏的多条沟通管道、加强两国间签证与班机往返等低敏感议题协商。
双方同意未来几个月尝试处理上述议题。依规画,美国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及总统气候特使凯瑞(John Kerry)等高层即将访问北京,秦刚预定应布林肯邀请访问华府。
纽时报导分析,布林肯此行可能暂时防止美中关系恶化。但观察家表示,两国还要更努力才能克服压抑双边关系的猜疑。
康乃尔大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表示,希望北京会谈刺激美中政府形塑管理双边关系的原则性架构,以便把竞争限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为美中利益重叠的协同作为营造更多空间。
报导写道,习近平决定会见布林肯意味中国对美中紧张加剧感到不安。中国经济恶化、习近平亟欲塑造国际政治家形象,都可能是北京希望美中关系回稳的理由。习近平若出席1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领袖峰会,可能和拜登再度会面。
华尔街日报报导,布林肯会见习近平展现美中设法防止关系继续探底,但两国在国际上竞争很可能破坏暂时和解。
从美国支持台湾、对中国实行科技出口管制到北京与莫斯科关系紧密,美中在这些导致双边关系恶化的敏感议题上没有明显突破,拜登政府预设建立美中军事沟通管道因应台湾周边突发事件的关键目标也没有实现。
布林肯会见习近平后坦言进展很难、需要时间,反映拜登政府想要的是美中加强沟通,防止歧见化为正面冲突。
报导提到,北京与华府往来的关键动机是中国经济不稳、美国11月主办APEC领袖峰会。根据美中官员说法,中方期待习近平与拜登盛大会面,但美中紧张关系持续缓和可能充满挑战。
中方担心拜登政府预计下令限制美国对外投资半导体与其他多项先进技术。外媒近期披露中国加强在古巴搜集美国情报,以致美中摩擦加剧。参选台湾总统的副总统赖清德未来几个月预计出访过境美国,考验北京忍耐限度。(编辑:韦枢)1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