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豪年丧葬风波 子称照父遗愿

欧豪年今年农历初一时笔书《天上大风》,为其最后的身影与作品。(欧应霖提供/李怡芸台北传真)

「岭南画派宗师」欧豪年4月25日病逝,治丧事宜近日在家属与其学生间闹得满城风雨,包括5月7日出殡时,灵堂空无一物,且因检警介入调查消息浮出,引起诸多猜测。欧豪年儿子欧应霖接受本报独家访问时强调,「都是照父亲生前长期规画,没有突然变更什么」。

欧豪年身后,学生及其文化基金会均表示,未能与家属取得联系,以致告别式迟未定案。不过,家属仍在7日为其举办丧礼,但事后却传出,欧豪年出殡时,灵堂仅有葬仪社人员,却无照片、摆设,连空棺都没有,学生叹,「除了殡仪馆的跑马灯,什么都没有」。另外,则有学界人士说,到现场想瞻仰遗容,走到会场后面,「看到的是个空棺」;告别式现场有没有空棺也众说纷纭。

对此,欧应霖回应,找了两间葬仪社,一间负责入棺、盖棺;一间负责火化,自己只顾入棺,不清楚火化当日情况。对于父亲过世后在家中多日才报警,他说:「是照几个月前父亲纸条交代,要在家待久一点。」

欧豪年文化基金会及学生在无法规画告别式的情况下,打算另办作品纪念展追思。

欧豪年的学界友人说,大师个性热情豪爽,过去常约朋友到家中作客,「骂人很大声,饭也吃很多」,还会主动提字送人,疫情趋缓时,还见过多次面,但近两年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心智变得很衰弱,表达也不清楚」,之后就断了联系。

欧豪年学生则指出,欧家人曾因信仰问题冲突,欧应霖因学佛,母亲朱慕兰也同样受影响,还曾将在美国的房产卖了,要捐献给宗教团体,最终欧豪年隔海打官司胜诉保住财产,学生们担心其子恐重蹈覆辙。

欧应霖表示,自己是「欧豪年所有艺术的继承人」,不谈作品如何安置,只说自己是「艺术精神的继承」,作品按父亲生前长期规画,没有变更,所有捐赠给两岸美术馆的作品也不会收回。他还说,近3年来父亲仅能靠轮椅代步,自己是唯一的照顾者,「劳累到站着就能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