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足资本主义不吸金

图╱美联社

新闻提要■无论是职篮或职业美式足球,美国联盟对于竞争采取更平等且更限制性的作法,反倒比欧洲足联的大者恒大更有商机。

精句选粹■In Sports, American Socialism Is Beating European Capitalism.

在上世纪的冷战时代,运动员从共产国家逃往资本主义国家时有所闻,但如今情势已变,偏向社会主义色彩的职业联盟反倒更受到运动员青睐,而且更有商机。

欧盟最高法院10月裁定,针对法国前足球运动员迪亚拉(Lassana Diarra)抗告部分转会规则违反欧盟法律。

对于欧洲足球界来说,这是相当关键的判决。先前职业足坛豪门欧洲超级联赛(European Super League)在2021年另立山头,引发欧洲足坛相当大的波澜与反对。

数月前欧洲法院才判决,欧洲足球总会(UEFA)和国际足球总会(FIFA)阻止筹组欧洲超级联赛(European Super League)成立,已经违反欧洲联盟法律。

职业运动转趋美国作风

当时此联盟由欧洲12支俱乐部球队参与,采取美国封闭式联赛。尽管后续发展仍不明朗,但这判决可能会让欧洲职业运动更贴近美国作风。

讽刺的是,在自称为在经济上采取放任主义的美国,职业赛事例如国家美式足球联盟(NFL)、美国职篮联盟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都有很强的机制可以重新平衡风险,以协助表现差强人意的球队。反观在福利国家发源地的欧洲,职业联盟却没有受到太多约束。

这让人回溯至19世纪英国足球联盟崛起的草根过程。球队组成锦标赛是因为他们需要一套一致的规则。由于想加入最成功球队的申请者过多,进而建立起晋升与降级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延用至欧洲各地。球队与当地社会有很强的政治、产业以及族群连结,时至今日有些球队还保有独特的背景身份,例如托登罕热刺队(Tottenham Hotspur)就与伦敦犹太群体的关系、巴塞隆纳足球队(FC Barcelona)之于加泰隆尼亚民族、或是布加勒斯特星队(Steaua Bucharest)的军队背景。

美国球团完全商业化

相较之下,美国球团早已脱离初创的模样,而是彻彻底底的商业走向。在1876年,国家职业棒球俱乐部(National League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Clubs)开启营利性封闭联盟之先河,由一个城市或区域取得独家球队权利,特许营运商因为知道自家队伍不会被降级而投入大笔资金,但通常必须与全国转播分拆收入,以及时常会采取特定型式的薪资上限,借此造福战绩较弱的球队。

此外,在美国职业美式足球联盟NFL,球员会取得固定的抽成,透过集体谈判协议的方式大约可获得联盟收入的48%。

另一方面,美国的选秀制会让表现最差的球队优先挑战具有前景的大学或高中球员,以提升战力。

欧洲却恰恰相反,球队培养年轻球员并且签下合约,自此之后就一直握着所有权,一直到对手支付转队费,使得有钱的球队一直霸占所有优秀人才,像是皇家马德里(Real Madrid)大肆收购球员,或是像巴塞隆纳足球队那样成立自家足球学校。

不但如此,欧洲球团经营还时常亏损,收入也同样下滑。根据Deloitte估计,欧洲职业足球的球迷人数为NFL的8倍之多,但年收入约410亿美元,仅为NFL的两倍。

媒体转播是相当大的差距。根据Ampere Analysis资料,转播NFL和美国职篮NBA的权利金各达120亿美元和70亿美元,至于英超和欧洲冠军联赛(UCL)的转播权只有约20亿美元。

欧洲篮球联赛(Euroleague)财务长Xavi Puyada表示,「在欧洲,每个人都只想要赢得比赛,却都没有想到,其实我们是在销售一个统一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