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掉的大人1/亲职专家也差点对女儿家暴 没人天生会

许多家长过度担心孩子会变坏,又急又气之下就会采取小时候从长辈那里学来的那一套暴力模式。(示意图/123RF)

暑假刚放,儿科医师打小孩事件就引发社会哗然,对于不少「从小被打大的」的台湾人,多以为管教孩子就是棍子伺候,更令家长社群吃惊的是,「原来高知识、儿童专业人士也会如此。」曾出版《受伤的孩子和坏掉的大人》一书的咨商心理师陈志恒表示,「每一位坏掉的大人,当年都曾是受伤的孩子」,半夜面对哭闹的女儿曾冲动想「给她一巴掌」,幸好他自我觉察及时踩煞车,这是父母必备的第一个情绪调控能力。

陈志恒说,那时年幼的女儿在半夜三点醒来,开始闹脾气,怎么安抚都没用。「眼看情况失控,顾不得睡眼惺忪,我只好放大绝,一把将她抱在怀里,站起来在床边摇呀摇。几分钟后,女儿沈沈睡去。接着,我把她放回床上,在碰触到床的那一刻,女儿像被针扎到一般,又跳了起来,放声大哭。」同样的剧情不断上演,如同跳针一般,不知道来回多少遍,直到最后父女两人都睡着了。一早起床,陈志恒送女儿去保母家之后,便跟老婆说:「晚上,我差点对女儿家暴了!」

陈志恒说,当父母的都知道,孩子总会在我们身心俱疲时出功课,考验我们的耐性,但人是有极限的。「当我抱着女儿,站在床边摇到天荒地老、永无止境时,我的精神状态正濒临崩溃。当下,我真想狠狠一巴掌,往她脸上送去。但是,我忍住了!因为我知道,这么做没有用;因为我知道,这么做只会造成伤害;而我更清楚,这么做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忍住不出手、不暴怒、不失控,这就是「踩煞车」的功夫。你需要在心里对自己喊「停!」,然后立即转移注意力到别处去,争取让理智线再度接回来的时间。

小儿科医师管教儿子采取激烈的手段,在孩子脸颊上留下明显掌掴痕迹。(图/翻摄自网路)

「这就是自我觉察!」咨商心理师黄宜静表示,自我觉察可从认知、行为、情绪3点着手,随时去感知现在的心理状态是如何。其次,要学习如何控制情绪,黄宜静建议采取「情绪红绿灯」的方式。「当父母被孩子激怒时,就是红灯,此时需要避开刺激来源,例如离开与孩子共处的房间,或去厨房倒水转移注意力,避免产生更大的冲突;当情绪稍微缓和来到黄灯,此时需要整理一下思绪,进行自我觉察,例如孩子总是乱丢袜子才引发怒火,家长可以思考:我是因为不耐烦才生气?还是因为感觉不被尊重?」

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后,家长也可以去想想孩子可能有的感受,以丢袜子为例,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又」乱丢,但孩子可能想「累了整天想休息一下,等一会儿再放好」,家长若能站在孩子立场去想,情绪就会稳定很多。此时就进入绿灯,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沟通,如何做才能避免下一次的冲突再次发生,例如孩子可以先告诉爸妈「我需要休息10分钟,等一下我会把袜子放好」。黄宜静说,这是需要反复练习的,一开始难免生气就立刻骂人或想动手,再次发生时,试着让自己可以深呼吸、数3秒后再开口,接下来就可以逐渐熟练。

陈志恒则认为,自我接纳是情绪调节的重点,能够允许自己当下出现的状态,就能慢慢消化这些情绪感受。「在育儿路上,孩子会激怒父母的机会还多的是,『家暴』的念头可能再度被激起,但因为先前的情绪能被安顿,下一次,我就更有能力,也会更快地帮助自己踩煞车,甚至,采取更适切、更有效的方式处理当前的问题。」当父母的如何保持心平气和?陈志恒说,如果做不到心平气和,那就先接纳自己做不到;如果对自己的情绪失控感到自责或懊恼,那就接纳自己正处在自责和懊恼之中。接纳当下的自己,才能稳稳地把自己接住。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