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鹿晗+鹿饭=鹿晗效应 翻转华人娱乐圈的强大社群力

文/萧采薇

鹿晗是谁?这个问题,从不同的地方可以得到不同的解答。他是南韩当红组合EXO的前团员;他是90后「中国偶像」的代表;陆媒给他的称号是「小鲜肉」;年初来台湾宣传电影,台湾记者一个个和他合照,放上脸书后写的是「听说是大陆最红的小鲜肉」。而金氏世界纪录告诉我们,他缔造了单则微博贴文评论数破1316万的世界纪录。

▲鹿晗年初为电影宣传来台,接受《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访。(图/记者黄克翔摄)

对于有在关注韩国娱乐的人,鹿晗这名字绝对不陌生。但对于过去访问对象是刘德华梁朝伟金城武,甚至是巨石强森卢贝松等大牌,资历10年、20年的电影线记者来说,这名字还真的挺陌生的。年初他来台湾为电影《重返20岁》宣传。从事前见面会门票秒杀,到大批粉丝接机、追车,首映会现场挤爆了,不少台湾记者才注意到,这个「鹿晗」,好像真的不简单。

所以结果是,记者们一一与他合照,放上私人脸书算是做个纪念。然后反应也很两极,年轻一点的哀嚎:「天啊!是鹿哥!太羡慕了!」有点年纪的问:「他到底是谁?」而时间来到4月20日,鹿晗生日当天,有个新闻界(注意,不只是「影剧」新闻界)的大大前辈,看到他的粉丝送了4200万条留言祝贺的「飓风级鹿晗现象」,终于也忍不住问了:「鹿晗是谁?」

▲鹿晗25岁生日当天,踢足球和粉丝庆生。(图/翻摄自微博)

这个在青少年间熟悉的名字,渐渐的,老前辈们也注意到了。

鹿晗1990年4月20日在北京出生,爸爸是军人,开口是一嘴标准的京片子。他曾经是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中学的校草兴趣是唱歌和踢足球。然后他的偶像路从学校开始,2010年到南韩首尔留学,在明洞逛街的时候被星探发现,进入了亚洲最大的造星工厂「SM娱乐」。2012年4月从韩团EXO里出道,2014年10月,鹿晗向首尔法院提出与「SM娱乐」合约无效的诉讼,等同宣布退出EXO,此后,他的身分不再是「韩国偶像团体的中国大陆籍成员」,而是「中国偶像」。

▲鹿晗在出道前就是校园偶像,在首尔明洞逛街时被星探发掘。(图/翻摄自网路

然而轰动两岸三地的「鹿晗效应」,却不是他「回国」后才开始。韩国娱乐工业对于偶像的造星手法熟练,近年来为了华语市场,会在偶像组合中加入母语是中文的成员,甚至另组「华语小分队」。这些,鹿晗都不是第一个,但他却是第一个在团体中被捧为主力,人气实力资源都算得上是「TOP」的中国大陆籍成员。用粉丝的说法,他是站位在中间的「CENTER」,也是团体里的「ACE」。

▲▼不管是宣传照还是接受采访,鹿晗过去在EXO的站位是正中间,通常是人气成员的位置。(图/资料照)

过去韩团里的陆籍成员,常被认为是「吸引华人粉丝」的角色,在韩国正式活动的时候,通常演出份量和话量都不多。但鹿晗过去在组合中的定位是门面(通常指外表)、主唱领舞韩语又流利,用娱乐圈的语言来说,就是样样好的「全能偶像」。这或许和他牡羊座的冲劲和金牛座的择善固执有关,若没有付出努力,是不可能做到,甚至公司都不会给你这种资源。

▲鹿晗外貌、歌唱和舞蹈实力兼具。(图/翻摄自网路)

当然鹿晗与前公司的合约纠纷还未解,这里就先不讨论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他还在韩国演艺圈时,受到的关注就不是一般程度了。2014年华人娱乐圈突然出现了「小鲜肉」这个名词,包括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甚至平均年龄14.5岁的偶像团体TFBOYS等等,其实小鲜肉的另一个意义,是这些「中国偶像」们的崛起。

「中国偶像」们的诞生,绝对和社群网站脱离不了关系。过去的粉丝追星,是透过大众媒体知道偶像的消息,买买专辑看看电影、戏剧支持,算是尽到粉丝义务了。然而现在的粉丝追星,是透过「饭圈」。指的是,Line群组微信好友圈、微博、脸书、推特、instagram等工具,组成的巨大社交网络。

▲鹿晗受到陈可辛钦点,为《甜蜜蜜》演唱主题曲,更与摄影大师陈漫合作。(图/翻摄自影片)

举例来说,偶像团体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是两岸现在中小学生的共同话题。原先大众媒体对这些「小弟弟」没多大兴趣,而是透过社群网站发酵后,「反扑」回到主流圈。或是大陆演员李易峰,出道7年成绩一直不算太亮眼,甚至让他在2014年爆红的武侠偶像剧古剑奇坛》,一开始都不是很受到主流媒体关注。但就短短一个月,这部剧在青少年间「火」了,李易峰蝉联搜索榜榜首100天,也反转了华语市场里韩国明星一枝独秀的状况。

所以如果以为「饭圈」只是单纯讯息交流,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背后隐藏的是广大的群众文化和商机。那鹿晗的「鹿饭」呢?一直以来他的粉丝群就拥有强大的动员力。2014年8月19日,金氏世界纪录认证,鹿晗单条微博以1316万2859条的评论数,创下了金氏世界纪录。

▲鹿晗以微博单则贴文1316万2859条的评论数,创下了金氏世界纪录。(图/翻摄自网路)

后来甚至衍生出了「鹿晗效应」这个网路名词,不单单是追星行为,而是真实成了网路上的一个现象,甚至连知名财经作家专家吴晓波都写了专文探讨。2015年他25岁生日这天,全球粉丝透过网路串连,接力在土耳其、英国、冰岛等地为他「点灯」。让有严重惧高症而目前仍避免长时间飞行的鹿晗感谢的说:「谢谢你们,替我去了很多我暂时去不了的地方。」

回到最初的问题,鹿晗是谁?他是有数以千万粉丝爱戴的「中国偶像」,以及实力坚强的明日巨星。至于帮助他走到现在和未来,是跑得比飞机更快更远的网际网路,当然,还有「饭圈」粉丝们强大的爱。到底这个青年和他的「鹿饭」们还能用自己的影响力写下更多没人创造过的「鹿晗纪录」,拭目以待的人,可就不只粉丝了。

●作者萧采薇,《ETtoday东森新闻云》影剧组记者。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