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疫情后的晴朗 杨辉与阮剧团合演《钓虾场的十日谈》
享誉国际的偶戏艺术家、大陆布袋戏世家第五代传人杨辉,把传统和现代的界线放一旁,和台湾的阮剧团、多位台湾布袋戏演师合作,推出结合真人演员和偶戏、即时投影的作品《钓虾场的十日谈》,大玩剧场创意,巡演站到了高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提供)
享誉国际的偶戏艺术家、大陆布袋戏世家第五代传人杨辉,把传统和现代的界线放一旁,和台湾的阮剧团、多位台湾布袋戏演师合作,推出结合真人演员和偶戏、即时投影的作品《钓虾场的十日谈》,大玩剧场创意,巡演站到了高雄。
杨辉表示,这是在疫情下发展的创作,他和台湾这群新生代的创作者一起激发创意,非常乐在其中,「我希望未来世界能够挥别疫情,大家在走出剧场后,能看见真正的晴朗,回到一个真正自由自在的世界。」
阮剧团团长汪兆谦表示,这次高雄场《钓虾场的十日谈》是2.0版再进化,「团队讨论到当人类面对疫情的严峻,会怎样的困顿跟挣扎,所以观众会看到在钓虾场中,所有的规范在里面都不管用,从一开始严格遵守规范,到后来变成道德的法外之地,最后人们开始疯狂。」汪兆谦表示,《钓虾场的十日谈》的中后段,就如同原着《十日谈》一样,「人们已经开始打破道德界线,大量荤腥不忌的黄色笑话,甚至有些演出是『故意踩线』并搭配时事即兴演出,绝对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文学经典《十日谈》描述1348年繁华的佛罗伦斯发生一场残酷的瘟疫,整个欧洲病死的人多达千万人,年轻男女在逃避疫情期间,于十日内轮流讲七情六欲的故事。时空转换,现今疫情蔓延全球,犹如现代版瘟疫,《钓虾场的十日谈》因此而生,阮剧团将故事改编为一群人为躲避瘟疫,在嘉义乡间复合式钓虾场里偷得浮生十日闲,述说着真真假假的故事,故事内容挑战道德规范尺度,口白猛烈粗暴,令人捧腹大笑的剧情背后却带着一丝怜悯,诉说着即使在疫情之下,还是要及时行乐的寓意。
卫武营艺术总监简文彬表示:「疫情影响了生活,局限了行动范围,却限制不了艺术家的想像力,艺术创作并非只有一种面貌,可以典雅高贵,也能是如日常生活般的存在,直接打入观众的内心,阮剧团的作品就有这样的魅力,去年演出的《十殿》融合台湾五大奇案,在当代剧场呈现社会缩影,今年推出紧扣疫情而生的《钓虾场的十日谈》,故事内容跳脱道德框架,搭配人戏偶戏大乱斗,探讨疫情下的人性,展现阮剧团多元的创作能量。」
演出还有艺戏坊团长、李天禄大师第三代传人黄侨伟、真云林掌中剧团第二代负责人李京晔、苏俊颖木偶剧团团长苏俊颖、义兴阁掌中剧团第四代接班人王凯生等4位布袋戏界明星参与,全程演出台语口白且即兴发挥,建议15岁以上观众观赏。演出将于11月5日至6日在高雄卫武营戏剧院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