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星座首箭解體 300碎片激增到700 恐變太空垃圾雲

千帆星座首批卫星入轨后,火箭变成几百块碎片,成为太空垃圾。(示意图,取材自NASA)

中国6日以「一箭18星」形式发射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CZ6A),将「千帆星座」(获称中版星链)的首批卫星送入轨道。不过,美国太空司令部称,滞留太空的长征六号火箭末级(末段)突然解体,产生的碎片在距离地球800公里处轨道飞驰,且碎片数量从60变300,再迅速增加到700个以上,如此解体并不常见,担忧成为难以承受的太空垃圾云。中国官方航天部门尚未对此回应。

综合观察者网、港媒报导,「千帆星座」计划在2030年前部署1.5万余颗卫星,提供全球高质量通讯和宽频上网服务,首批为18颗卫星组网任务。

不过据美国太空新闻网站space.com和美国太空军消息,美国太空司令部确认此次发射的火箭末段6日突然解体,产生了60多片碎片,后来又增加至300余块可追踪碎片,分布在800公里左右高度近地轨道上。「可追踪碎片」一般指直径至少10厘米的物体,新产生的「碎片云」还包含许多无法监控的碎片。目前没有观察到任何直接威胁,强调会继续进行例行评估。

美国SpaceX星链官方也称,团队正密切监测CZ6A火箭碎片。

合成图像显示了一系列明亮物体沿着与长征6A火箭体及其于2024年8月6日部署的18颗千帆卫星相同的轨道移动,这些物体是由火箭体解体产生的碎片的一部分。 (取材自观察者网/Slingshot Aerospace)

美国太空服务公司LeoLabs分析雷达数据后认为,CZ6A火箭末级解体发生在发射13小时半后,产生至少700块碎片,并可能增加到900块。太空科技公司Slingshot Aerospace表示,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开始,若「千帆星座」的火箭发射任务即使只有小部分产生像首次发射一样多的碎片,也将令低轨道上出现难以承受的太空碎片数量。

观察者网引述太空自媒体撰稿人高天伟表示,航天器破损,主要源于「自爆」和外部撞击。例如,航天器如内部残留高压气体,在密封容器失效下可能像气球一样爆炸,或是电池故障自燃。外部撞击虽然罕见,但也时有发生。外媒称,长征六号甲火箭末级不是第一次出现完成任务后破裂情况,因此事件源自内部的概率更高。

美国太空总署(NASA)碎片专家表示,CZ6A火箭2022年11月12日将云海三号卫星送入轨道后,也解体产生533块可追踪碎片。目前大约有4万块可追踪碎片围绕地球运行。

高天伟表示,空间碎片会威胁其它航天器安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凯斯勒效应:航天器连锁碰撞,近地空间全部被碎片占据,人类在几十年时间内无法开展航天活动。中国火箭完成任务后都会进行贮箱排空、电池耗尽等钝化操作,尽最大可能让末级在缓慢再入大气层前保持完整。

「千帆星座」此后至少还有数百次发射任务,外界担忧CZ6A火箭末级解体情况会再度出现,危及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