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跟青春期孩子硬碰硬,家长最大的作为是……

作者:主创团·筱恬

“这恼人的青春期,到底什么时候才结束啊!”

不久前在小红书上,刷到了一位妈妈的求助贴。

她的女儿正值青春期,已经整整一年没办法好好交流了。每天回到家,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拒绝沟通,为数不多的对话基本都是向父母提要求,一旦拒绝就黑脸。

有很多次,网友试着跟女儿谈心,可无一不是她单方面输出,孩子总是不表态不说话,态度非常冷漠。

眼看自己曾经活泼可爱的女儿变成这样,这位网友心力交瘁。她崩溃地表示:

“我最近的室息感加重了。太消耗了,感觉很无力。我的活泼搞笑有爱的女儿呢?是我把你弄丢了嘛?你什么时候回来……”

都说孩子的青春期是天下所有家长的一场劫难,的确如此。

原本乖巧温顺的孩子忽然跟自己是仇人似的,叛逆、偏激,总爱对着干;而且说不得、骂不得,动不动就走极端。这样的反差,有哪个父母能受得了?

想起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名言:“我种了一个小宝贝,却收获了一枚炸弹!”

难捱的青春期,面对这样一个“一点就着”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跟他们相处呢?

跟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

注定没有赢家

青春期,指的是个体从幼年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这一阶段主要在孩子上中学后到来。

但随着生活环境和营养的改善,如今青春期发育提前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孩子在小学中高年级时就已进入了青春期。

这时候的孩子将变得极其“难搞”。

一方面,他们渴望摆脱父母控制,自己做主、与众不同的诉求日益强烈;

而另一方面,他们大脑前额叶皮层等结构并未发育成熟,不能理性控制情绪,不会换位思考,根本无法理喻。

这种情况下,大人们如果采用“硬碰硬”的教育方式,注定只会让亲子关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央视纪录片《隔帘对话:青春期沟通实验》里来过这样一对母女。

女孩李焓语12岁,正处于青春期,受不了妈妈的唠叨和控制欲,直言对她颇有怨恨。

她的妈妈个性爽直,跟女儿总是一言不合就吵架,屡屡被孩子气得大动肝火。

有一次,老师要推选李焓语去参加一场比赛,妈妈看机会难得,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可是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儿时,对方却坚决拒绝,甚至还撂下狠话:“打死我,我也不去!”

李焓语的态度彻底激怒了妈妈。情绪失控之下,她把女儿新买的衣服剪了个稀碎。

没想到,李焓语也毫不示弱。当天晚上,她就以牙还牙,把妈妈的睡衣和袜子等也全都剪了。

就这样,剑拔弩张的母女俩谁都不肯让步,陷入了长时间的冷战。

采访时,当提起这件事时,李焓语依旧理直气壮:“她剪了我的,我也得剪她的。”

对此,妈妈非常想不通。她不明白为什么青春期的女儿会变得如此倔强而不知好歹。

而李焓语在节目提问环节的如实回答,袒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被问到父母做什么事情最让她反感时,她说:“逼我干我不喜欢的事。还有我妈经常催我,我就很烦。”

而被问到自己什么时候最不想和父母说话时,她表示:“比如说成绩不好,然后就很烦心。她还一直说,就会很烦。”

女孩李焓语的经历,正是千万青春期青少年的缩影。在这个阶段,父母的强硬只会招致孩子更明显的对抗。

正如美国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所说:“父母如果执着于与叛逆孩子进行权力争夺战,最后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境地。”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越是想压过他们,就把他们推得越远。这场硬碰硬的较量里,其实没有赢家。

面对青春期

父母无为就是最大的可为

心理学上的费斯汀格法则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拿到育儿方面来说,我们对待青春期孩子的态度和反应,其实决定了我们的孩子将如何度过这个阶段——到底是一地鸡毛还是相安无事,正取决于我们的做法。

教育专家陈默曾说:“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反复背后的原因,是进入了‘第二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在两三岁)。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允许被长大的时候,就开始反抗了。”

事实上,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摒弃针尖对麦芒的想法,让自己软下来,“弱下来”,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具体来说,主要是做到以下两方面:

1、学会闭嘴和让步

同事刘姐的儿子今年高二,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和父母关系始终融洽亲密,似乎从未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期。

当我们向刘姐讨教经验时,她却笑着说:“哪个孩子的青春期,大人不烦恼呢?只不过我学会了装聋作哑,不跟孩子一般见识罢了。”

原来,自从儿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刘姐就决定信奉一个原则——管住嘴,能不说的话坚决不说。而正是她的“拎得清”,使得儿子跟她一直相处得不错。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就曾建议,在与青春期子女相处时,家长们要“多做饭,少说话,尤其少唠叨”。

喋喋不休地说教和叮咛,不会让孩子听话,只会招来他们越来越多的反感和厌恶。

与此同时,家长还应学会让步,对于孩子坚持的事情,只要没有危险性,就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做主。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不妨“无为而治”,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也没有必要跟他们起冲突。

大人只有放下“赢过孩子”的执念,才能真正赢得孩子。

2、转变身份,成为孩子的“同路人”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曾在某档访谈节目中谈到他儿子的一段往事。

他儿子青春期的时候,有段时间特别沉迷网络游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对此,钱文忠知道不能放任不管,可是如果采用断网线、砸电脑等激烈极端的手段去禁止儿子打游戏,肯定会让父子关系搞僵。

他试着换位思考,从儿子的角度玩了一下这个游戏。结果发现确实非常吸引人。那一刻,他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上瘾。

于是,钱文忠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一方面,他鼓励儿子去探索更多比打游戏有意思的事;

另一方面,他特意去找了一些制作精良的历史题材类游戏,主动推荐给儿子玩。

就这样,儿子并没有因为手机游戏的问题与大人反目成仇,反而在父亲的引导下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最后还选择了历史专业作为留学的方向。

一个潜在的教育矛盾,就这样被成功化解。

李玫瑾教授曾指出,父母在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不要做对手,而是要做同路人。

家长不妨转变身份,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架子,也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要像朋友一样跟孩子相处。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以后,才会跟父母建立起紧密的联结,把大人的话真正听进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