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残唐(增七)杜重威为耶律德光灭晋带路,为何刘知远将其赦免
残唐五代十国是古代有名的乱世,也是短命王朝频繁更迭的时期之一。在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内,中原王朝经了五次政权更迭,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战乱之中,整个北方大地被打得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同时北方的契丹人利用中原的混乱期迅速崛起,并频繁南下入侵,成为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胁。尤其是在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后,更是加大了入侵中原的力度,并利用中原各藩镇的矛盾从中余力,最强时一度攻占了后晋都城汴梁,将其灭国。而在此过程中,不少中原藩镇军阀起到了带路党的作用,杜重威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杜重威是后晋最大的藩镇军阀之一,由于是后晋皇帝石敬瑭的妹夫,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在石敬瑭建立后晋的过程中,杜重威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消灭了不少阻碍石敬瑭称帝的藩镇军阀。因此在石敬瑭称帝后对其非常看重,委托了极高的权力,是中原各大藩镇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在朝廷之中,杜重威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加平章事,充随驾御营使。在地方上,杜重威是成德军节度使,天平、成德、镇州的军政大权。可以说在后晋的藩镇军阀之中,除了镇守河东的节度使刘知远,杜重威的势力是最大的。
在面对耶律德光派契丹军队南下入侵的危局时,后晋出帝石重贵和朝中宰相冯道等人给予了杜重威极大的兵权,授予其北面行营招讨使的大权,让他带领三十万大军迎战南下的契丹军队。可是杜重威却辜负了石重贵的信任,在作战失利后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状态,并主动向耶律德光投降,成为契丹军队南下的带路党。有了重量级的带路党,南下的契丹军队势如破竹,杀了后晋一个措手不及,顺利的攻占都城汴梁,后晋因此而被灭国。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看,杜重威的这种行为是妥妥的汉奸,中原光复后是要被抄家灭族的。
可是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起兵光复汴梁,把契丹军队赶出中原后,却没有向割据在河北的杜重威追究其投靠契丹人的罪行,并主动用高官厚禄向其劝降。杜重威拒绝刘知远的招降后,在魏州抵抗后汉军队,摆出一付誓死不降的样子。魏州城破后刘知远依然没有降罪给杜重威,反而赦免其罪行,并拜威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刘知远两次用高官厚禄的招降杜重威,赦免其投靠契丹人和反抗后汉军队的罪名,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让很多读史书的人感到疑惑不解。杜重威有什么价值,值得刘知远如此厚待呢?
从杜重威的罪行上来看,刘知远杀他十次都不为过。在魏州城破以后,杜重威也只剩下残兵败将,完全没有与刘知远叫板的能力,这样的汉奸向来是必死无疑的。以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和法律观念来看,杜重威这样的汉奸肯定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没有人会可怜他。刘知远不但不怪罪杜重威,还继续给予其高官厚禄,这是非常不合情理的。很多人对这种现象提出各种猜测的想法,有的认为是两人都是石敬瑭麾下大将,私下有了各种交往。也有的认为杜重威有契丹人做后台,刘知远不敢轻举妄动。
实际上上述说法都是主观臆测的,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虽然刘知远都是石敬瑭麾下的大将,但是在石敬瑭死后两人的境遇大为不同。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即位后并没有重用刘知远,而是重用了扶持他登基的景延广。景延广主政后晋时候任人唯亲,与景延广交好的杜重威就受到重用,在抵挡契丹南下时被授予了最高的兵权。而刘知远却没有主动参与对契丹的战争,而是躲在河东韬光养晦。他除了歼灭了入侵河东的契丹军队和吐谷浑白承福等部族外,并没有主动出击反击契丹。他对朝廷的命令都是阳奉阴违,作战中逗留不进。
从刘知远的这些行为来看,河东军并没有主动招惹契丹的想法,而是加强自身军力,先以称霸河东为目标。他的这种行为明显是在整军备战,等着后晋军队和契丹军队决出胜负才伺机而动。以他的这种选择来看,明显和杜重威走的不是一个路子。而且刘知远向来对石敬瑭投降契丹颇有非议,而杜重威也是投降耶律德光后当的带路党,两人怎么会有私人情谊。况且刘知远是打着驱逐契丹,光复中原的旗号称帝的,杜重威作为汉奸军阀明显是站在对立面的。两人可以说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根本不可能因为私人感情而化解。
至于说刘知远忌惮杜重威身后的契丹人,这说法就更加不成立了。当时契丹军队在中原大败,耶律德光丢了汴梁城后仓皇北撤。在北撤的路上,耶律德光又重病去世,使得契丹军队群龙无首,投降契丹的藩镇军也分崩离析。由于耶律德光的母亲皇太后述律平的插手,契丹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各方契丹军队都返回北方参与争权夺利,根本无心在幽州以南的地区驻守。因此在刘知远派高行周和慕容彦超攻打魏州时,契丹军队都是做做样子。由此可见,契丹当时根本无力阻止刘知远光复中原,刘知远又怎么可能忌惮契丹人呢?
结合耶律德光灭后晋前后的历史文献来看,刘知远不杀杜重威也是有着多重考虑的。对于杜重威的野心和罪行,刘知远是非常清楚的。杜重威的存在不仅仅是汉奸的罪行,他与契丹的勾结也是对后汉朝廷的最大威胁之一。实际上当时杜重威在前线投降耶律德光,就是奔着后晋皇帝的位置去的,就是想要模仿石敬瑭的那种称帝模式。因此在耶律德光攻占汴梁后,他第一时间便提出了拥立自己称帝的想法,而且耶律德光还表面上答应了。可以说杜重威是有着当皇帝野心的,即便是傀儡皇帝,他都是非常渴望的。
这样的危险分子肯定是要第一时间杀掉了,留在身边就是祸害。一旦契丹内乱平息,杜重威再度勾结契丹人南下,对后汉来说就是巨大的灾难。刘知远能够当上皇帝,对这些阴谋诡计也是非常明白的,不可能不对杜重威进行防范。实际上在他去世前夕便安排了诱杀杜重威的计划,可见这是准备了很久的。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刘知远是非常想杀掉杜重威的,但是却又有不得不暂时稳住对方的理由。根据历史文献来推测,刘知远之所以暂时赦免杜重威,其最大的原因还是后汉军队内部不稳的问题。而杜重威的特殊身份有利于他稳定后汉军队的士气,让新生的后汉政权度过危险期。
当时刘知远率领后汉军队势如破竹,迅速地光复了中原、河北、山东等大片地区,将契丹军队赶了出去。这种局势看上去是刘知远大获全胜,实际上却藏着很大的隐患。刘知远是以驱逐契丹和光复汉人江山的名义起兵的,也号召了各地的藩镇节度使反抗契丹军队。可是这些藩镇节度使并不是刘知远的军队,他们在起兵的同时也各怀鬼胎,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他们表面上拥立刘知远称帝,但也在打着渔翁得利的主意。一旦刘知远与契丹人作战不利,这些藩镇很可能阵前倒戈,这对后汉来说是很大的隐患。
在加入刘知远阵营的藩镇节度使中,大多是有着两种类型。一部分是和杜重威的情况类似,都是在耶律德光南下过程中当了带路党的,他们是后晋被灭国的罪魁祸首之一。另一部分在耶律德光南下时打着渔翁得利的主意,坐视汴梁城被耶律德光攻破。这些人在抵抗契丹军队时都是反面典型,从政治上看都是有着汉奸或者汉奸的嫌疑。而这些人响应刘知远的号召围剿契丹军队,最大的原因还是耶律德光打算在汴梁定都,而他们的地盘将被契丹军队吞噬,所以不得不起兵反抗。他们也是有野心的,时刻准备取代刘知远的位置。
这样的军队组成结构,对刘知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他们之间的信任非常薄弱。刘知远的一举一动都会触动这些藩镇军阀的神经,进而让后汉政权陷入混乱。杜重威是这些藩镇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也是带头投靠契丹人的。如果刘知远以投靠契丹人的罪名处置了杜重威,那对于其他军阀来说就是极大的威胁,很可能让这些军阀人人自危,最终引发集体造反的事件。在中原局势还不稳定,后汉政权初生的大环境下,刘知远还无法掌控全面的军队,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他两次招降和赦免杜重威,就是做戏给藩镇军阀看,表达自己没有翻旧帐的意愿。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政治上的选择,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承诺。刘知远不可能大规模的翻旧帐,因为当时有过汉奸行为的藩镇军阀太多了。但对于杜重威这种人,刘知远也不敢放过,因为威胁太大了。所以在他去世前,中原各藩镇的局势刚刚好转,便在遗诏中安排了诱杀杜重威的事情。可以说从赦免到诱杀,刘知远对于杜重威的处置都是有着深思熟虑。赦免是为了稳定大局,而诱杀则是防患于未然。可是他这种激烈手段也给后人带了坏头,他的儿子刘承祐即位后以为这种方式一本万利,能彻底解决藩镇问题,最终却导致后汉被后周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