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和杨振宁:为何说在现代国内高校中,杨振宁影响力更大?

人类自美丽蔚蓝的地球而诞生起,便已经开始对头顶上那布满璀璨光辉的星河苍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一切还无法用系统的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奇特的现象时,人们匍匐在看不见的“神明”脚下,用虔诚来期望未来能够拥有更多的美好。

但当世界上出现如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物理学家之后,人们终于得以一窥广袤无垠的宇宙的冰山一角。

物理学的发展历经数十个世纪,看似是一门在人类历史上不算久远的领域,但那却仅仅只是因为人类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一颗尘埃若是落在一座山前,又如何能够一眼看尽山之全貌?

物理学家们用毕生精力探索着世界的规则,从与哲学混杂不清的时代直至如今已经开始寻觅着微量子们在碰撞间所天然拥有的规律,物理学像是一棵树的根部,从上慢慢衍生或影响着其他学科内容,最终在浩瀚宇宙间绽放着属于人类的智慧之花。

谈及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重要人物,那么离不开两位著名的中国物理学家:钱学森和杨振宁。钱学森能够在建国之初在美国多方阻挠之下选择回国,带领着几乎对导弹火箭是完全空白的科研人员硬是造出了“两弹一星”,甚至对于后面的航天事业更是大有助益。

而杨振宁早在1957年便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而一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随后更是提出杨-Mills规范场论等一系列重大物理成就,称得上是20世纪后半叶物理学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或许正是因为钱老和杨老皆是我国的科学家,且二人身处差不多同一个时期,所以国内一直喜欢将两位科学家放在一块比较。而事实上,若要论在国内著名高校之间的影响力而谈,杨老倒是比钱老要影响力更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投身回国

“科学是无国籍区分的,但科学家是有的。”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12月,他从小便对物理学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并在1934年6月考取了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的名额,进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航天系,后转加州理工学院,成为了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最器重的学生之一。

若要说天才是天赋结合勤奋,那么钱学森称得上是物理学方面称得上是得天独厚的天才,他在拿到数个高等学位之后,开始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的研究,并与导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森公式,成为了世界上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在物理学领域里,他犹如是一只顺风的小帆,一路驰骋,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他未来在物理学界的成就将会更高。

但在钱学森的心中,除了他一心钻研的物理学之外,还有一团火一直在熊熊燃烧着,孕育出他一身血肉的祖国好似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他,而他也每时每刻都期盼着中华大地能够重新获得自由和独立。

所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钱学森的耳朵里时,他几乎没有做什么犹豫,便放下了手中研究所用的资料,毅然决然选择回国。

但他回国的行动被美国政府所察觉,美方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并将他直接关押拘留了十多天。回国的路是布满荆棘且艰难险阻,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但钱学森没有畏惧放弃。

在数次的审问和不停歇的监视看守下,他坚持要回到国内,并在祖国的帮助下顺利离开了一直禁锢他的美国军方势力,回到了曾经的故土上。

远离了曾经一起研究的导师与同事们,也没有了具体的研究资料,钱学森所面临的挑战便是从平底起一座高楼,从一无所有开始。

他呕心沥血数十年,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目标,实现了自己当初回国时下的决心:一定要为祖国而创造出最重大的贡献。

一生钻研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再把梦变成现实。”与钱学森的经历有些相同,1922年10月在安徽合肥出生的杨振宁同样是在一片动荡之中将所有的精力扑在了学习这一件事情上面,并于1945年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随后杨振宁在物理学理论研究上不断深入,1949年进入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与李政道合作。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杨振宁的耳朵里时,他做出了与钱学森截然不同的选择,依旧留在美国进行着物理学的研究。与恩里克·费米所提出的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以及与米尔斯提出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随后更是在1956年与李政道发表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曾经有人提出对杨振宁的质疑,认为他没有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选择回国,他的内心是不爱国的。

但其实早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时,他便用自己的获奖感言道出了对祖国不变的深情:“从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为我的中国传统而骄傲,同时我又专心致志于现代科学。”

随后,杨振宁依旧将全部身心投入在物理学的研究之中,直到他在晚年时期才选择回到国内。

他用了毕生心血放在了物理学的领域里,在年老退休之后仍然没有停止脚步,回国之后继续为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发光发热,并于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2017年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领域不同

无法否认的是,无论是钱学森还是杨振宁,其对于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物理学皆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当初钱学森会在祖国百废待兴时回国,而对祖国同样保持着深刻感情的杨振宁却没有回国呢?

这样的疑问同样也招致了许多国人对于钱学森的敬佩和崇拜的情况下,对杨振宁却抱有误解甚至敌意。

但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已经说过:“看待事物一定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从事物的两面性进行思考。”

杨振宁之所以没有选择在那个关键时刻回到国内,并非是他贪图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或是留恋于美国所给予他的优厚条件,而是因为他在物理学研究的领域上与钱学森并不一致。

钱学森所研究的内容能够与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而且他在美国时便已经开始进行火箭、导弹等方面的研究,若是回到祖国进行“两弹一星”的建设,无疑是在各个方面都相当吻合。因为秉持着对祖国的热爱且能够有所贡献,所以钱学森才决定回国。

而杨振宁所研究的物理学方向属于理论部分,不仅回国之后无法在短期内对祖国的建设有决定性的帮助,而且国内那时候的技术条件也完全无法支持杨振宁继续进行自己的学科研究。

没有哪一只鸟不想回到自己的巢穴,没有哪一个孩子会不想回到母亲的怀抱。正是因为拥有着对物理学无限的热爱以及对祖国不会更改的爱意,所以才支撑着杨振宁这样耗尽一生的科学研究。

高校内影响

在国内现代高校中,杨振宁与钱学森皆是学生们心目中最重要的榜样和目标。在杨振宁回到国内之后,他在对于国内学院对于科研上的帮助是巨大的,他曾数次说过:“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他的前半生里,用所有的心血去研究属于全人类的理论物理学领域,但后半生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自己深藏已久没有衰变的爱国之心与对中国学子的热切期盼。

正是因为杨振宁一直坚持在国内高校建设上不断帮助和支援下,国内高校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和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令更多学生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正是因为如此,故可以说在国内名校之内,杨振宁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无论是杨振宁还是钱学森,他们对于国家的影响皆是重要不可或缺的。

小结: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无论要经历多久,人类永远的征途终点在星辰大海。无论是杨振宁还是钱学森,他们对于全人类的物理学领域皆是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用生命的流逝来探讨着宇宙的规律。

而他们也是同样的爱国者,能够循着心底那不曾停止的渴望,选择回到祖国的土地上,继续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所有的中国学子们都应该跟从着他们的光芒,朝着更美好的方向而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