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驻泰代表李应元壶腹癌逝 有3症状快做胃镜检查

与其他腹腔器官肿瘤相较,壶腹癌相对罕见,出现三种症状时,应速就医安排胃镜检查。(示意图/Shutterstock)

前驻泰代表李应元罹患壶腹癌,于11日病逝,享寿68岁。消化道专科医师表示,与其他腹腔器官肿瘤相较,壶腹癌相对罕见,盛行率仅约为每10万人0.3至0.46人,因较难早期发现,确诊时如至晚期,且转移至淋巴,则5年存活率仅25至40%。

除了李应元外,前教育部长吴京、儿童文学作家幸佳慧也死于壶腹癌。中国医药大学丰原分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施宜兴表示,壶腹位于消化道枢纽,邻近肝脏、十二指肠与胆管、胰管等器官,位置较为复杂,腹部超音波也难以初期发现异状。

(图/NOW健康提供)

正因壶腹与众多消化器官交接,因此壶腹癌细胞可能来自不同器官,若来自十二指肠黏膜细胞,则比较好处理,怕得是来胰管细胞,如果又到了晚期,转移至淋巴,则存活率偏低。

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网站卫教资料指出,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若是壶腹本身长出的癌症,或是十二指肠蔓延至壶腹的癌症,只要淋巴结未受到侵犯,手术后的5年平均存活率约在30%至60%;若是胰脏组织长出的癌症,则平均存活率约只有15%至20%,除了手术外,也需考虑并用辅助性化疗。

施宜兴指出,壶腹癌3大症状为:不明原因变瘦、胃痛及黄疸,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务必早期就医,壶腹虽然位处于许多器官交会之处,但只要透过胃镜,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一般人如果没有异状,很少接受胃镜检查。

癌症基金会执行长赖基铭表示,壶腹肿瘤难以在早期发现,大部分都在晚期确诊,部份患者因为肿瘤阻塞了胆道,而引发黄疸,才能早一点发现,早一点开刀,这算是比较幸运。

在治疗上,施宜兴表示,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化疗,但如果太晚确诊,甚至转移至淋巴,除了外科手术难度增加,且化疗、电疗的效果都不理想,当然影响存活率。

与「癌王」胰脏癌相较,壶腹癌治疗还算简单,且预后也好一些,施宜兴建议,如果出现眼睛、皮肤变黄等黄疸症状,且胃口变差,不明原因变瘦,就应积极就医。如有胃癌家族史,步入中年后,应定期健诊、接受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