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出生率奏功 北市终结连8跌

少子化成国安危机,其中台北市更饱受出生人数连年降低之苦,从2014年2万9024人到2022年1万4528人,已连续8年负成长,所幸在2023年止跌回升约10.3%。(本报资料照片)

少子化成国安危机,其中台北市更饱受出生人数连年降低之苦,从2014年2万9024人到2022年1万4528人,已连续8年负成长,所幸在2023年止跌回升,正成长约10.3%,台北市政府归功于一连串育婴政策立功,也为此耗资至少10.4亿元的补助;不过,民进党北市议员林延凤认为,应整体改善生育友善环境,而非只是收割疫情红利还狂撒币。

根据台北市政府数据,台北市出生人数从2014年的2万9024人到2022年1万4528人,已连续8年负成长,共衰退50%,直到2023年才转为正成长,当年出生1万6027人,相较2022年增加1499名新生儿,终结连续8年的负成长,转为正成长10.3%。

台北市社会局长姚淑文表示,目前市府对于「支持青年成家育儿」提出3大政策方向,包括「乐生、助养、好住」,积极推动「生育奖励金加倍送」、「社宅育儿家庭协助方案」、「友善托育补助加码」、「私幼学费补助5万2000元」、「孕妇乘车金补助」等各项育儿政策,强化育儿公共化支持、减轻养育负担。

其中生育奖励金加倍送部分,去年共计核发1万6952件,金额达6亿9615万5000元;友善托育补助加码部分,台北市从去年4月4日起开始加码补助,2023年度共补助9749人、发放3亿1465万1186元。

另外,台北市好孕2U孕妇乘车补助从去年7月1日推出后,截至去年12月共核发补助1万108人,服务逾17万趟次,补助逾3252万元,总计至少投入10.4亿元止跌。

不过林延凤认为,北市去年度人口自然增加数仍为「负4330人」,虽较2022年「负6255人」好,仍为北市历年自然增加第2差;市府花了市民纳税钱破10.4亿元预算,却只敢用去年数字比2022年回升做片面宣传,无视2022年尚且严峻的疫情。

她强调,就净自然增加数而言,蒋万安市府执政的2023年仍为有史以来第2差,不思整体改善生育友善环境,只懂狂撒币,却只敢收割「后疫情红利」兼与柯市府「比烂」,这样的施政态度令人难以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