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共场所增设AED 提高急救成功率
台北市2010年统计有1500人发生猝死,其中存活率仅约7%。堪称突发性心脏停止病人的救命丸AED,目前全北市已设有97台,而北市卫生局为了再加强紧急医疗系统,增加突发性心脏停止病人的急救成功率,将AED列入公益及慈善捐赠项目,并预计以大稻埕为示范地区,将AED融入古迹观光的规划。
▼北市公共场所增设AED 提高急救成功率(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俗称「傻瓜电击器」的自动体外电击除颤器(AED)常被设置在公家机关、学校机构中不起眼位置,鲜少人知道这项器材对急救突发性心脏停止病人的重要性。台北市卫生局医护管理处副处长杜仲杰表示,依据国际上近年推广公共场所设置AED的经验,突发性心脏停止个案若有AED设备急救,急救成功率能从原本的7%大幅提升至38%。
目前台北市共97台AED分布在学校机构、运动中心、市政府等公共机关、台北火车站、捷运站等交通要冲,以及百货、饭店、银行等民间公共场所。台北市新设置的AED地点已陆续标记在Google Map,只要将关键字「台北市AED」打上即可搜寻。
北市卫生局表示,为了让AED设置点更绵密完整,将AED列入公益及慈善捐赠项目,今年台北国际扶轮社已捐赠2台,分别放置在士林市场及市立浩然敬老院,而台北市12区运动中心也有5区已设置。另外,北市政府申办2016「世界设计之都」活动,在102年将以大稻埕为示范地区,将AED融入古迹观光的规划内。
至于要如何使用AED,北市府卫生局将提供相关训练课程,教导民众使用AED及心肺复苏术(CPR),让民众能把握急救病患的黄金急救期5分钟,直接对病患进行CPR、电击等急救措施。
资料来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