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座谈关心「新南向Plus」 萧新煌:用民间力量辅助台湾扩大影响力
▲周三青年日青年座谈探讨「新南向Plus」。(图/记者陈弘修翻摄,下同)
记者陈弘修/台北报导
对于台湾政府从2022年开始升级推动「数位新南向」,并以此为基础来加强与印太友好国家的合作,总统府资政萧新煌认为,新南向政策对台湾社会有利、对国家生存有助、对区域发展有贡献,他相当认同政府目前推动加强版的「新南向Plus」,在原有基础上建立新的经贸科技外交重点,扩大国际影响力,同也提升台湾重要性。
Y’s Day「周三青年日」28日晚间举行青年座谈,主题为「新南向Plus!台湾人在东南亚国家的机会与挑战」,萧新煌是在这场座谈中做上述表示,同场受邀的学者专家还包括甫卸任驻印度公使的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陈牧民、暨南大学东南亚学系主任王文岳、台湾东南亚国家协会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以及身兼台湾公共策益召集人、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
身兼台亚基金会董事长的总统府资政萧新煌表示,过去的国民党政府只着重连结与中国间的友好关系,到民进党执政后才重视区域与其他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并着重台美、台日、台欧与新南向等四方面的合作,而新南向就是希望加强台湾与东南亚与南亚的各国政府、民间企业、民间社会与人民的连结。
萧新煌指出,「新南向Plus」是新南向政策的加强版,希望在原有基础上建立新的经贸科技外交重点,包含智慧城市、人工智慧等,以扩大台湾影响力,在现有基础下,他也希冀可以透过智库、团体、青年与NGO的合作,推动青年外交、智库外交与NGO外交,用民间的力量辅助官方外交的推动。
▲台亚基金会董事长、总统府资政萧新煌。
▲前驻印度公使、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陈牧民。
前驻印度公使、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陈牧民表示,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经济规模第五大的国家,更是未来三大经济强权之一,然而,目前只有400位台湾人住在印度,而双方每年更只有三万多人往来,显示了台湾人对于印度的不了解与陌生。
陈牧民认为,亚洲有跟印度一样富含发展潜力的国家已经不多,包含中、日、韩都积极前往当地发展,随着台湾许多厂商撤出中国,印度将是重建产业链的重要国家,台湾不是没有机会,近年来印度人已对台湾加深兴趣与印象,尤其是台湾在区域安全的角色以及台湾的科技产业都被印度社会关注,印度是充满机会与潜力的国家,他建议年轻人多多把握机会去印度拜访。
暨南大学东南亚学系系主任王文岳以过去前往越南开会时亲身体验过当地不好的基础建设经验为例表示,越南近年来的发展已有巨大的改变,台湾与东南亚在新冠疫情前后的交流逆转,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明显有长足发展,有的甚至举全国之力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促成更多富有阶级。
王文岳建议,台湾青年未来十年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不可限量,青年应了解自己的专业与对接产业,东南亚已不是世界工厂,而积极追求产业升级的重要市场,也是台湾未来的发展主力。
▲暨南大学东南亚学系系主任王文岳。
▲台湾东南亚国家协会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
台湾东南亚国家协会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过去台商到东南亚被认为只能发展劳力密集产业,但现在东南亚与印度关心的已是产业升级、数位产业与半导体产业,她认为,台湾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下,发展潜力远超过去的想像,台湾未来的「Plus」包含在东南亚的基础建设与电子化、在非洲的人道与资源提供、南太平洋的观光发展及文化与艺术软实力等四个层面,年轻人可以在自己领域内多与各个国家亲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
▲台湾公共策益召集人、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
台湾公共策益召集人、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表示,新南向其实是世界趋势,包含日、韩、欧都在东南亚各国积极布局,而为配合数位转型,2022年开始台湾政府更升级推动「数位新南向」,同时以此为基础来加强与印太友好国家的合作。
董思齐进一步指出,全球正在进行地缘政治、产业经济以及商业模式「三位一体」的典范移转,对此,总统赖清德总统提出「经济日不落国」的构想,外交部林佳龙部长也提出「荣邦计划」,希望利用台湾的优势产业,让台湾产业布局全球的同时协助友邦与理念相近国家发展经济,借此深化与民主同盟的关系。他强调,过去新南向政策累积的成果是未来台湾持续链结世界的重要基础,也鼓励青年朋友作为具备创新思维与全球视野的新世代,未来都是推动新南向政策的重要力量,透过「人人都是外交官」的实践,让台湾在印太地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