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生活纪实:看看铜川的这些老知青(上)

青生活纪实:看看铜川的这些老知青(上)

也许,你闻着煤矿的味道,就决定去坚守一生,也许你随意的挑选一首知青之歌,就能倾述你的一生;也许革命老区父辈浴血奋战使你为理想而战;也许你的生命里从来都铭刻正义慈善;也许你唱歌跳舞走进敬老院,是为了让生命最后时刻的老人把微笑作为永恒的记忆;也许你走在人心的沙漠,是为你的腰鼓队鼓声传遍三秦大地,也许你在漆黑的矿井支撑作业,是为了用知青的肩膀扛起共和国脊梁;也许你走进律师事务力争,是为了呼唤正义的回归……

丁广林:下海经商做慈善

丁广林高大魁梧,一身正气。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我是南方人,却能感受到他北方人坦荡的胸襟和爱憎分明的豪爽大气。说什么话就知道是什么人,写作是灵感、是直觉、更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1968年丁广林,下乡黄堡镇石坡大队当了一名知青。这个村是个旱塬,村民饮水和牲畜饮水全是靠天。冬天把雪扫起,收集到涝池内喂牲口,夏季靠天降雨水,流入水窖,供人饮用。

当第一次看到窖水上面浮起的草沫和蠕动的红虫子时,他被吓了一大跳。每天都要用这种水生活做饭,饮用,禁不住胃里一阵恶心,想呕吐。

吃尽了无水的困苦,就想着穷则思变。他发现距村几百米的山沟下,就有一条小河,长年流着清清的河水。如果把这股河水引到石坡的旱塬上,就会一举解决村民的饮水的难题了,再也不用喝不卫生的窖水了。

他和下乡知青当上大队革委会付主任的张文华商量,修坝修道挖渠引水宏伟理想。他自制简单仪器,测出水坝高度和水渠长度,写成设想和计划报公社及写铜川市长。1970年7月,小河沟修成水库。拦住河水,用水泵抽水上两塬(石坡塬和王家塬),并将库水引到黄堡镇。将河水用水泵引到的和王家塬山顶建蓄水池,村民,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喝水的日子。

△丁广林当知青照

返城后,丁广林在在铜川市钢铁厂和市水泥厂当过工人。1987年企业改制,他停薪留职,去天津创建了天津大学钛材设备厂。积累资金干了八年。1995年他创业办了环保设备和环保项目公司,干了23年。为青藏铁路沿线几个车站供应水处理设备。

他以身作则,吃睡在工地。克服高原施工困难和高原反应,完成了设备供应和安装调试工作。曾获个人科技新型专利十一项,发明专利一项。改进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电极,获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得奖金40万元。

30多年的成功经商,让他呈现出平易近人、事事都充满了真诚的善意。从他身上,记者感觉不出他指点江山,盛气凌人的狂傲之气。尽管他住宿在西安富人区别墅,身价不菲,但他总是显露着对贫困人群、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去年,他率先垂范到兴平希望小学捐款1000元,出资2000元为学校交了电费,并坐阵在学校和学生同吃同住 ,参与组织社会各界捐款。他多次掏钱为小学生买猪肉,苹果西瓜等水果……。到县教育局、和中央巡视组反映兴平牵手小学,经费待遇等问题。并向各级政府递交申诉材料。呼吁政府解决兴平小学困难,解决学校的燃眉之急。

他说:“我所做的一切 ,没有任何目的,仅是凭心而为”。这不可多得的品质,就是他淡定人生的初衷。

△记者和铜川知青李新民(左1)丁广林(左2)郑昕南(右2)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李新民:红军的儿子当上法官

根红苗正的李新民,1.7米的身高,挺拔的鼻子相貌堂堂。从知青到工人到法官,他的人生从低谷走向政治舞台。官场得意,仕途亨通。60岁退休走向楼空曲尽散时,他留给社会各界的不仅是魅力,更是一张温暖的笑脸,善言答辩和充满了阳光气息的满满正能量的人。

提到李新民,第一反映是他当红军的父亲李宗焕。其父出生在陕西省绥德县农民家庭。才七岁父母双亡变成孤儿,十岁给地主家放羊。1933初出道,就投奔甘肃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他勇敢冲锋陷阵参加革命。部队整编他加入红二十八军任军长刘志丹的部下,任红二十八军特务营营长。负责军部警卫工作,并参加了东征战役。

1936年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爻镇战斗中刘志丹牺牲,在转运遗体过程中,李宗焕掩护部队撤退作战中失去右手。后调绥德、安塞、子长等地任治安大队长,1942年在延安任陕甘边区高等法院司法科科长(正团职)。

1948年任一野战军华阴荣军大队长,1950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管教处长(主管西北监狱)。1954年转业铜川矿务局任煤矿机械厂厂长,1975年退休。他父亲在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在和平年代的领导岗位的卓展风姿,让人赞不绝口。父辈用生命筑起的屡屡战功,在李新民身上演绎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抑或意志力。不喜欢落在别人后面,使其勤奋学习,当学生就功底好,运用能力强。

△李新民其父李宗焕和其母当红军的照片

1968年10月,李新民当知青下乡到陈炉公社双碑六队插队。1971年9月招工返城,在陕西煤炭公司、铜川矿务局做过绞车司机,钳工。在工厂白天上班,晚上复习考试,考取全国法院法津业余大学专科学士学位、中央党校法律专业大学本科两个学历。1979年他调铜川中级人民法院,后调城区人民法院任执行庭庭长。从步入法院的那天,他就以共产党员的名誉举起了庄严的拳头向党宣誓:作为法官,不但要维护正义,严格把控,更要经受住严峻考验和挑战。

△李新民当知青照片

多年来,他处理的案子做到了客观公正,每当接到一起案子,他不敢怠慢,核其实,审其疑,以律从事,谨细公正。

李新民身着法官春秋装,端坐在审判台30多年,历经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在案件倍增,社会呼声日益强烈,公正与效率成了改革的焦点时。他在立案、庭审和法律文书方面进行摸索改进。他认为:对法官当庭认证,必须从法庭调查阶段开始,在合议判决阶段结束。法院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应是证据证明了的事实。一改去案件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观点。

李新民继承父辈的遗志,无怨无悔地将法官职业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视为人生道路的一种成功。

退休后,他开着一辆半新的面包车,在省内国内逛名胜景点。不时约几个同学知青品美食,逛美景,跑步吹牛。他参与铜川知青和省知青举办的活动。淡定从容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朱同祥:用军人的风姿吹响浪漫

寒门出生,矿工子弟,平民时代的化身。一根笛子使记者看到了他的童年印记。他笛子吹奏的《扬鞭催马送粮忙》,用双吐、三吐、花舌等笛子技巧,使马奔驰、人欢笑、丰收的喜悦尽显眼前,奏响了他退休后多年苦练的序曲,预示着他领导的铜川知青协会的突飞猛跃。

朱同祥儿时就喜欢竹笛。从小就进入学校宣传队民族乐队受到专业培训,高中毕业参加铜川史家河煤矿宣传队排练演出过《朝阳沟》等。1977年下乡陕西省白水县大杨公社杨上大队当知青。1978年从农村参军到新疆乌鲁木齐36183部队当工程运输兵。1981年退伍到铜川第二建筑公司当驾驶员。

从1991年他开始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先后在市文化系统基层不同单位任办公室主任、基建办主任、市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市电影公司经理书记。2019年10月退休,走过了28年管理道路。

△陕西知青协会铜川知青分会

机遇再次向他走来! 2022年6月他担任铜川市知靑协会会长、铜川知青之家负责人,倾全力组织各项团队活动。其中两次参加全国知青延安、西安上山下乡五十四、五十五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并参加了文艺汇演。

捐款做慈善;2023年9月4日铜川市知青协会40人到兴平小学参加由陕西知青协会、西部知青联盟主办的知青希望小学揭牌、捐赠及文艺演出系列活动。组织铜川之家群知青捐款9800元及捐赠衣物、学习用具等300余件。

△朱同祥当知青后参军照。

举办成立了铜川知青艺术团大会暨文艺演出,欢度“重阳节”、“庆六一.舞动的花季”、铜川第30届消夏广场文化活动,"庆元旦、迎新春"音乐会、陕西“知青迎新春文艺汇演”等各类多场演出,受到各届一致好评。

在2023年,铜川市王益区消夏纳凉晚会上,他演奏的笛子独奏曲《秦川叙事曲》获得王益区文化旅游局优秀个人演出奖 ,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在陕西知青迎新春文艺汇演获得优秀个人表演奖,铜川知青协会获得优秀组织奖。朱同祥乐于奉献、服务群众、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得到铜川文化部门的肯定,2023年被评为铜川市优秀文化志愿者。

千帆过尽,朱同祥把他的知青团队搞得轰轰烈烈,用他当军人,搞管理的经营理念、再现了余热献团队的拼搏奋斗。他的胸怀,他的处人应事及多年领导岗位上的经历,使他有应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知青管理的驾驭能力。对观点性格各异的知青,他能做到纵向贯穿及挖掘,用之长项。使铜川知青的才能主笔能力扛鼎,才思湧泉。让知青艺术团曼妙多姿,他们创作的歌舞,将鲜活、原生态的知青生活展示出来,让艺术提升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凝聚美感。

李陕西:千帆过尽回归生命本源

从泥泞的田野当知青,到返城进钢铁厂当工人到走进律师事务所,这条路有多长?当人们在惊讶尖叫声中赞赏时,他却认为这只是人生平淡之事。坚实的脚印,能在人走楼空曲尽散后,在人生路上留有余味,绝对需要的不是一般的魅力。他出版的四本日记,勾画了从童年到下乡到返城当工人、下海当律师的人生白描……

祖祖辈辈务农,大饥灾年代,他的爷爷从陕西蓝田县逃荒,到陕西省渭南县拉长工为生。其父1945年因躲壮丁逃到铜川市山中下煤窑,解放后任科长职位直至退休。李陕西生于父亲供职的铜川李家塔煤矿,从小因爱看书写诗,成绩一直优良,立志当一名作家。

△李陕西当知青照

1968年10月18日,李陕西下乡在铜川市红土公社太和寺大队前河沟小队。1970年参加马杓沟水库修建,当知青时就被抽调到公社连队、水库文艺宣传队当编剧。1971年招工到铜川市钢铁厂,挖铁矿挑过石头,后因有写作特长调厂政工组,并在厂文艺宣传队任编剧。1975年调到铜川市水泥厂当过工人、车间统计员、人民.调解员。这期间,他坚持练笔。白天上班,夜晚写作,也曾发表过多篇散文、诗歌、小小说、戏剧等作品……

80年代初,国企改制,本来做着作家梦的他,因意外而介入了工友之母系摘帽地主、对1950年土地改革时出租陶瓷砖窑产权索还一案而步入了法律之路。他用两年时间上下几次诉讼终致胜诉,还获得了报酬。此事使李陕西感到搞法律事务实在,文学过于虚幻,就弃笔学了法律,立志要当一名律师。当律师要文凭,他到处寻购法律书籍,用了五年时间自学,1990年拿到自学高考毕业证,1992年又考取了.律师资格证。1993年,他与杨凤山等三人成立铜川市新经济律师事务所(后更名为陕西新虹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法务工作。

1997年,他辞职下海进入陕西天地行律师事务所。从1993年起算,这一干至今就是三十一年!办了约三千多件案件,足迹遍及全中国。律师工作不比其它行业,必须踏踏实实工作起码五年,方可在司法界得到认可。律师除了熟悉法律条文和重于取证、文字功夫必须过硬、有口才善辩等硬件外,还须有社会经验,善于归纳,策划,更要有吃苦精神,脑勤手勤腿勤口勤。律师服务案件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包括文字不允许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他说:自己曾因一案,对方把逗号写成句号而败诉。要严谨、守时、重承诺。在办理刑事案民事案中,要据力取证,克服主观性片面性。李陕西用高尚的人格修养公正办案,维护法律正义 ,曾被评为省、市优秀律师。

回顾一生走过的路,面对起伏的人生,李陕西艰难的实现了双向选择。这位律师在工余时间出版的四本原始日记,仿佛飘渺的“气场”,挑动你纤细的神经,也使他迈入了作家行列。阅看他所写之书,油然生出怀旧之感,让我恍恍然似又走进了文革,走进了知青时代,走进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从作家梦的实现到走向律师这个社会舞台的经历,使他的人生生活显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用淡定的心,写着往事,从容不迫,是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写照。

铜川知青,一代人摸不去的记忆,他们用真诚、善良和勤劳书写自己人生的坎坷生活故事。待续—(感谢知青情缘总编刘乐亮老师荐稿)

作者:杨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