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抄曝光字体小于5毫米 清大旺宏馆《科举》展登场
清代「作弊小抄」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字体小于0.5公分。(清大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清大旺宏馆即日起至10月26日于1楼推出最新展览《科举》,7月15日至8月15日休展。(清大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清华大学旺宏馆1楼推出《科举》展览,多数展品都来自学校杨儒宾、方圣平教授贤伉俪的捐赠,一般人最感兴趣的字体小于0.5公分的清代「作弊小抄」也在此次展览展出。文物馆长谢小芩说,科举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今年刚好是废科举后的120年,回顾科举显得别具意义。
清大指出,这次《科举》展览的多数展品都来自杨儒宾、方圣平教授贤伉俪的捐赠,另又再慷慨捐了2百多件展品,包括珍贵的〈辛亥革命电报〉等,可望未来在文物馆展出亮相。杨儒宾也在开幕为来宾导览,他妙语如珠,让冷冰冰的历史文物全都活了起来。
一进展场,就看到「考棚」体验区。当年为了考取举人,考生需先参加连考3天的乡试,吃喝拉撒睡都得待在考棚,是一场毅力的考验。展场原计划1比1还原当年考棚尺寸比例,但实在太小,只挤得下1.5人,因此展场的复制考棚还放大了一些,勉强可塞下两人并肩而坐。
而一般人最感兴趣的「作弊小抄」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考生们难免动起歪脑筋,其中1种可折叠夹带的绢本,蝇头小楷每字小于0.5公分。杨儒宾说,有些考生还把小抄做成内衣穿在身上,还有另1种是比布质小抄更小、更容易藏身的袖珍本带入。
早年科举「祖宗三代」也很重要,试卷上须注明祖宗三代姓名,国子监监照(学生证)上也会列出。由于以前没有照片,还会简单描述容貌,例如:「身高七尺、面黄微白」,与现在的证件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大文物馆馆长谢小芩说,科举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自从隋文帝时代至1904年甲辰末代科考为止,延续了1千3百多年,影响深远。今年刚好是废科举后的120年,也是甲辰年,回顾科举显得别具意义。
清大指出,科举时代跟如今考学测、面试工作一样,大家都想金榜题名。许多人也会祭拜文昌帝君,祈求好运。展场中布置了「金榜题名墙」,提供给来参观的民众留言许愿祈福。《科举》即日起至10月26日将在旺宏馆1楼文物馆展览厅馆展出,7月15日至8月15日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