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泰源「背刺」彭启明 碳费用途不能无限上纲!

▲ 右起依序为卫福部长邱泰源、行政院长卓荣泰、环境部长彭启明。(图/记者屠惠刚摄)

● 姚文礼/台北市民

卫福部长邱泰源9月21日出席活动致词时透露,卫福部正向环境部争取日后征收之碳费能拨入医疗院所协助减碳,而传出赖清德总统认为环境部没给足够资源,为此「总统曾致电骂彭启明」。

此事在过去几天引起不小的风波,虽然环境部长彭启明高EQ回应,表示赖总统确实有致电关心,但不觉得被指责,而是赖总统希望更积极地解决问题,等于替邱部长、赖总统缓颊,但在野党立委仍见缝插针,批评内阁「网内互打」,更质疑赖总统把手伸进行政院,是实质上的「太上行政院长」。或许自知说错话,又或是受到赖总统压力,邱部长隔天随即改口,并为自己「用词不当」道歉,算是为此事画下一个句点。

但就笔者来看,这件事情的重点其实不在邱部长「背刺」彭部长,拉到更大的格局来看,反而凸显:

一、卫福部在净零减碳上明显进度落后、编列减碳经费过少;

二、碳费基金用途需有明确优先顺序,否则人人想分一杯羹。

卫福部在净零减碳上明显进度落后

▲ 环境部8月29日正式公告碳费三子法,宣告台湾正式迈入碳定价时代。(图/记者许敏溶摄)

台湾碳费政策在彭部长今年上任后,推动进度快速,不但碳费相关的三项子法已经在8月底公告,至今也已召开五次碳费审议会,第六次审议会预计于10月7日举办。按照环境部规划,今年年底前就会确定碳费费率,碳费制度将正式在明年2025年上路,初期仅针对年碳排量2.5万吨以上的制造业征收,因此排除医疗院所。

对比环境部如火如荼的推动碳费政策,落实我国净零碳排目标,卫福部的反应却慢很多拍,至今未制定医疗院所净零碳排政策和明确减碳目标,而且今年才开始推动医疗院所的碳盘查,等于连减肥都还不知道自己的体重,还在非常初步的阶段。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医疗院所也是大排碳源 卫福部编列减碳经费过少

近期不同国际研究显示,全球医疗产业的碳排量占比约在4.4~5.2%,台湾医疗机构的碳排占比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约为4.6%,虽然占比无法和交通、电力、制造业等相比,但在非生产性质行业中(例如:学校、办公大楼、政府和研究机关等),医院是台湾能源消费的最大户。

▲ 医院是台湾能源消费的最大户。图为全台湾看诊人数和床位数均居全国之冠的医院林口长庚医院。(图/记者谢婷婷摄)

而根据卫福部资讯,2020年国内医院最主要的能源消耗是电力,占近94%。其中有近六成来自空调设备、14%来自照明设备、6%来自电梯设备。换句话说,深度节能会是台湾医疗院所减碳的重要来源,但医界人士却认为设备减碳与减少用电的效果有限,减碳达到18%已经是上限,卫福部势必须要和医院商讨务实可行的其他减碳措施。

目前卫福部仅编列1,600万元预算辅导医院推动净零碳排计划,对比卫福部2024年约300亿元的预算,也可以明显看出相关经费不足、不受卫福部重视。

碳费基金465亿元大饼 人人想分食

环境部估算碳费收费对象之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1.55亿公吨,若以每公吨碳费300元,先不考虑优惠措施(包含优惠费率和碳排量调整系数)计算,则每年碳费基金将有465亿元的经费可用,这个数字远远超过环境部2024年岁出预算 80.5 亿元。

环境部突然多了这只胖金鸡,也难怪包含卫福部的各方都觊觎分食这块大饼。早在今年3月,前国科会主委吴政忠即呼吁碳费收益要保留一定比例投入净零相关科技研发,日前媒体也报导地方政府依据不同理由,对碳费基金磨刀霍霍,希望争取更多减碳经费。

▲ 前国科会主委吴政忠曾呼吁碳费收益要保留一定比例投入净零相关科技研发。(图/行政院提供)

不过征收来的大笔碳费,其用途其实依法可循、非常清楚。《气候变迁因应法》§33条罗列了13项碳费基金的用途,但其中并没有直接补助医疗院所减碳这项,因此如果卫福部想要替医疗院所争取经费,就必须依据其中的第三项「补助中央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执行温室气体减量工作事项」、第五项「办理前三款以外之辅导、补助、奖励温室气体减量工作事项、研究及开发温室气体减量技术」或第十项「气候变迁及温室气体减量之教育及宣导事项」用途,向未来环境部将新成立的「基金收支保管委员会」争取。

羊毛出在羊身上 碳费用途不能无限上纲

环境部过去一再强调「征收碳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促成企业实质减碳」,这也是为何台湾碳定价制度当初会选择「碳费」而非「碳税」,就是为了和一般税收做区隔,让碳费专款专用于有益减碳之事项,因此考量碳费基金用途时,应该以「能带来最大减碳效益或潜力,让台湾尽快达成净零碳排目标」作为最优先考量。

▲ 考量碳费基金用途时,应该以「能带来最大减碳效益或潜力,让台湾尽快达成净零碳排目标」作为最优先考量。。(图/总统府提供)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大规模减碳需从身为碳排大户的制造业下手,但诸如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或是制程氢能化、电气化等技术研发,都需要大笔资金,因此未来势必要有高比例的碳费基金回馈企业,才能达到政府极具野心的净零碳排目标,同时促成企业低碳转型,培植产业「绿色竞争力」、创造绿色成长。

若按照卫福部或医界说法,气候变迁导致生病的人变多,所以碳费基金应补贴医疗院所,那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气候受灾户」的身份,向环境部争取碳费基金,将导致征收碳费无法用在「能带来最大减碳效益或潜力」项目上。

从邱部长「背刺」彭部长的事件推测,未来想必会有更多单位向彭部长施压、争取碳费基金经费,期盼部长能够顶住压力,维持高EQ处理态度。台湾好不容易碳费政策要上路,如果碳费制度、碳费基金减碳成效不佳,将可能影响未来社会支持环境部近一步推动总量管制与交易的能量,彭部长不可不慎。

▲ 如果碳费制度、碳费基金减碳成效不佳,将可能影响未来社会支持环境部近一步推动总量管制与交易的能量。(图/视觉中国CFP)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