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路迢迢 美元十年内仍可保有霸权地位
据英国智库OMFIF的研究,合计管理5兆美元资产的受调央行虽预期,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逐步」下滑,但十年后美元储备的占比,仅从目前的58%降到54%。
OMFIF研究还发现,16%受调央行打算在往后数年增持美元,计划减持美元的只有10%。
新兴国家领导人试图挑战美元霸权,巴西总统鲁拉即是其中之一,他上周在巴黎一场峰会呼吁,新兴市场应检视其对美元的依赖。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8月登场的金砖国家(BRICS)高峰会上,「发行货币」将入议程。所谓「金砖五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与南非。
由于美国在全球贸易的影响力式微,美元的霸主地位也随之动摇。去年西方世界制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俄国央行逾3,000亿美元资产遭冻结,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去美元化」的呼声再起。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资料,进入本世纪之初,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超过70%。
OMIFF执行董事桑加尼指出:「去美元化观念与过去十年的历史趋势相符,但外汇储备经理人告诉我们,去美元化不太可能成为主流。」
全球最大外汇储备资产持有国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取代美元。但OMIFF调查发现,仅13%受调央行预计提高人民币储备,低于去年的30%以上。
欧元可望成为去美元化潮流及投资中国情绪降温的最大受惠者,现今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约占23%。净14%央行表示,拟在未来两年增持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