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发百万字AI小说之后,上海高校这一团队要让“人人都能写长篇小说”

摘要:人工智能小说完全有可能成为可以被订阅消费的内容,同时,“创作”本身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

“‘灵咔灵咔’,就是英语link(连接)的谐音,未来,一定是一个‘连接’的时代。”10月2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推出的“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在上海书城发布,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解释道。

今年5月,王峰带领的团队推出国内首篇百万字AI小说《天命使徒》,当时他就曾向记者透露,团队正在研发智能写作平台,目标是让每一个愿意写长篇小说、有文学梦想的人都能在人工智能协同下,实现梦想。“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的推出,比他预期得更快,利用“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生产的科幻长篇小说《机纪觉醒:破茧之战》等10部智能小说也在发布会上亮相。“如果说我当时给《天命使徒》打61分,这10部小说可以打70分,质量提升是显著的。”王峰说。

“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的创作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选择标签、类型,然后是输入一段文本甚至不需要输入文本,就可以进入基础设定环节,包括剧情动力和主要角色,接着生成章节大纲,最后是完整正文,每个步骤都能进行人工干预。章节数的初始设定为100章,每章2000-3000字,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生成一部二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这个数字的设定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大模型的能力,更多的生成内容可能会使其混乱,如果想要一篇更短的小说——很简单,再最后一个步骤前,删去几个章节大纲。”王峰介绍,已生成的10部小说来自学生、文学爱好者、学者等的测试,“人工干预的比例都在10%以下。如果不做任何修改和干预,生成一部二三十万字的小说大约80分钟,经过修改,耗时在四到五个小时之间。”

王峰介绍平台生成作品流程。施晨露摄

“目前,‘灵咔灵咔’进行了小范围的测试,尽管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使用者都对其效果感到惊艳。”王峰说,这些问题目前主要表现在,平台在情感线的生成上会与用户初始设定的内容存在细微偏差,这也提示了智能写作在情感逻辑上的复杂性。类似地,人物称谓的稳定性也是未来优化的重点方向之一,确保称谓的变化能与人物关系的发展保持一致。为增加小说情节的多样性,“灵咔灵咔”还将进一步提升其在故事结构上的创新能力。

“下一步是开放二三百人的测试,到明年年中,有望实现大范围应用。”王峰介绍,基于用户反馈,团队将持续改进智能写作平台的算法和模型逻辑,进一步提升其在情节生成、人物刻画和文本结构上的多样性与精准性,为创作者提供更高效和个性化的创作工具。“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与优化,这个创意写作智能体将在未来的创作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创作者的得力助手。”

“写作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一个有计算机背景的文学教授,王峰大胆预测,10年后,人工智能就可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目前,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更多人享受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当然,作品的质量和文学性还是取决于一开始的创意够不够好。”

目前,“灵咔灵咔”基于国内已有的大模型运作,王峰团队还在训练自己的文学大模型,预计两到三年内成熟。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平台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能够学习用户的写作风格,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文本生成服务。同时,智能写作平台将与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融合,形成更全面、深入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场景。随着伦理和法规建设的完善,智能写作平台也会在保障创作者和用户权益的基础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未来,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平台如何收费?王峰透露,定价策略还在研究中,“目前生成一部小说的成本大约在50元。”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小说完全有可能成为商业网站上可以被订阅消费的内容,“我们乐见其成”。同时,人工智能写作平台的出现,使得“创作”本身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