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融合竞争下 欧盟所面临的困境
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炉示意图。(ITER)
义大利前总理暨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9月为欧盟执委会撰写一份近400页的政策报告,其中谈到欧洲能源系统的安全和竞争力至关重要,特别提到核能在未来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其中核融合技术被视为重要发展领域。面对美国、中国大陆的竞争,欧盟却面临零组件供应链问题、资金短缺以及政策问题。
欧盟专业媒体《欧洲动态》(EurActiv)29日报导,德拉吉指出,位于法国的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炉计划(ITER)自2006年启动以来,成功让欧盟在全球核融合研究中处于前段班,还投资数十亿欧元于相关产业。然而,核融合的实际应用仍需数十年,需进一步投入和努力。
报告中呼吁了欧盟发展核融合能源创新策略,并成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商业化。这需要「明确的技术发展路线图」,让公共和私人投资相互配合。
全球核融合竞争加剧,欧洲面临来自美国、中国大陆和南韩的激烈挑战。核融合需要的主要燃料氘和氚相对容易获取,但其他重要组件供应链复杂且脆弱。供应链中的主要挑战之一在于,生产超导磁铁和真空腔体等专业零件的供应商数量有限,任何中断都可能影响进展。
根据2024年的核融合产业协会(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报告,全球核融合供应链支出已从2022年的4.85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6.12亿美元,并预计2024年将再增加21%。然而,冷冻设备、高温超导线、电力电子和真空腔体等关键组件供应存在风险,若无长期稳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撑,供应链将难以满足未来需求。
核融合企业担心欧盟缺乏商业奖补助,也认为复杂的出口和进口规范可能妨碍零件取得,尤其是前述的多种关键零件。欧盟的核融合新创企业与美国、欧洲同类型公司相比,资金筹措困难。核融合产业协会的欧盟总监麦清(Cyrille Mai Thanh)指出,欧洲的科研生态系虽然领先,但需克服资金和政策问题。
欧盟执委员会已将核融合列为重点研究发展领域。德拉吉报告希望促使欧盟缩小竞争力差距,加大研发投资、强化供应链保障,并促进与民间部门合作,以推动核融合进入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