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剩不足50只!人工繁育还极其困难,我国野外已经消失不见

«——【·前言·】——»

2023年11月,四川在线发布了一则消息,消息中称在印尼有一头小苏门答腊犀牛出生了!

发现了这头小犀牛之后,工作人员可真是太高兴了,毕竟这玩意在全球范围内的数量已经不到50头了!

那么苏门答腊犀牛是什么物种,为什么数量会如此稀少呢?

«—【·濒危物种的前世今生·】—»

1793年,在苏门答腊岛的密林深处,一声枪响打破了原本的平静。一头苏门答腊犀牛倒在了血泊之中,也第一次将这个物种带入了西方世界的视野。

彼时,正值地理大发现的黄金时代,世界各地的珍奇物种不断被发现和记录,但苏门答腊犀牛的出现,依然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

这种体型娇小,浑身披毛,长着两只尖角的奇特犀牛,看上去很是可爱,但是人们却渐渐地发现,它的数量似乎并不太多,想要对它进行研究可真不容易。

18世纪晚期,伦敦动物园终于在野外成功地抓到了一头活的苏门答腊犀牛。这对于当时的科学界来说,无疑是令人十分激动的事。

在此后的百年间,陆续有55头苏门答腊犀牛被捕获,它们被圈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马戏团里,成为人们了解这种神秘生物的唯一窗口。

然而,即便如此,人们对苏门答腊犀牛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

它们的习性、繁殖方式、种群数量等等,都如同一个未解之谜,困扰着无数的科学家。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被圈养的犀牛,并没有能够延续它们的种群。

疾病、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的干预,都使得它们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1972年,当最后一头圈养的苏门答腊犀牛在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园去世后,人们差一点就失去了研究这种珍稀动物的唯一途径。

时间来到20世纪末,苏门答腊犀牛的生存状况已经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曾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地的它们,如今只能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的五片孤立的区域苟延残喘。

2020年,澎湃新闻发布了一则消息,据估计,目前野外仅存不到30头苏门答腊犀牛,它们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更令人痛心的是,即使是这些仅存的苏门答腊犀牛也面临着重重的生存威胁。

栖息地的破坏、盗猎的猖獗、以及种群的孤立,都使得它们的生存之路更加艰难。如今,苏门答腊犀牛的命运,再次成为一个谜团。

«—【·中国历史上有苏门答腊犀牛?·】—»

但实际上,在很久以前,我国境内也是有苏门答腊犀牛生活的。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和文物中,有多个朝代都对它有着一些零零散散的记录。

这些零星的记录,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为我们拼凑出苏门答腊犀牛曾经的辉煌,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们如今的困境。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上,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犀牛的造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名为“小臣艅(yú)犀尊”的青铜器。

这件铸造于商晚期的青铜器,塑造了一头敦厚肥壮的双角犀牛,其形态特征与苏门答腊犀牛十分相似。

此外,在其他一些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双角犀牛形象。

这些青铜器上的犀牛造型,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古代工匠对现实生活中动物的真实描绘。

由此可见,在商周时期,苏门答腊犀牛很可能曾经在中国境内到处都是。

除了文物之外,古代文献也为研究学者们提供了很多关于苏门答腊犀牛的线索。

《左传·宣公二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宋朝大臣华元在一次战争中战败后逃回宋国,一位筑城民工嘲笑他丢盔弃甲。

华元则反驳说,牛和犀牛那么多,盔甲扔掉了重新再做不就是了。

民工则反问道,牛和犀牛的皮虽然很充足,不过盔甲的丹漆可算是贵得很呢。

这段对话表明,在当时的宋国,犀牛皮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材料,甚至比丹漆还要便宜。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当时犀牛种群的数量应该非常多。

然而,到了今天,想在野外找到一头犀牛真是难如登天的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犀牛在中国境内的消失?

«—【·消失的犀牛?·】—»

一种观点认为,因为气候发生了变化,所以犀逐渐开始往南方那边离开,最后安家落户了。

但后来随着气候的变迁,犀牛的栖息地逐渐萎缩,最终退出了中国境内。然而,这种说法并不能完全解释犀牛消失的原因。

这表明,犀牛的消失,并非仅仅是气候变化的结果。然而犀牛的消失,并非仅仅是气候变化的结果。

犀牛种群的衰退,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周朝开始,农业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石,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人们开始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荒地。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无疑对犀牛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少数民族也以“除翦禽兽”作为“文明开化”的标志。这些历史记载都表明,在古代中国,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非常深刻。

大规模的森林倒在了人们的锯子之下,犀牛能生活的地方不断萎缩,食物来源也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人类也会经常猎杀它们,这样的猎杀行为从古至今都有。

人们偶然发现犀牛角还有药用作用,犀牛皮可以制作盔甲的效果相当不错,于是动不动就对这些大家伙下手。

于是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犀牛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最终在我国境内消失。

苏门答腊犀牛的悲剧,提醒我们,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保护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的情况让世界各地的学者都非常痛心,所以就想着一定要研究出办法,不能让它们从地球上消失了。

198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了了一项计划:捕捉野生苏门答腊犀牛,尝试人工介入繁育,以此来挽救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

1985年,一头雄性苏门答腊犀牛被人们抓住,随后送往英国,紧接着,又有七头犀牛被送往美国的四家动物园。

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苏门答腊犀牛的人工繁育计划在初期还是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大多数犀牛都“水土不服”,吃不惯新环境饿食物,还总是生病。

结果到了1990年,已经有八头犀牛因为这种各样的原因消失了。人们意识到自己对于苏门答腊犀牛还是不够了解。

与其他种类的犀牛不同,苏门答腊犀牛更喜欢在茂密的森林中生活,平时就喜欢吃一些树叶子之类的东西。在圈养环境下,如何为它们提供合适的饮食,成为一个难题。

此外,苏门答腊犀牛对铁的需求量也与其他犀牛不同。

在野外,它们需要摄入大量的铁来补充被一些寄生虫消耗的营养。而在圈养环境下,由于寄生虫得到了控制,过量的铁摄入反而会导致铁蓄积病,危及犀牛的生命。

除了饮食之外,苏门答腊犀牛的繁殖也是一个难题。雌性苏门答腊犀牛没有固定的排卵期,需要通过与雄性犀牛的接触来刺激排卵。

由于野生苏门答腊犀牛的栖息地被人类活动分割得支离破碎,许多犀牛长期处于孤立状态,无法找到配偶,导致一些生理疾病出现,丧失了生育能力。

在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和失败之后,人工繁育计划终于迎来了曙光。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成功地将三头苏门答腊犀牛聚集在一起,并于2001年成功繁育出一头雄性幼崽。

此后几年,又有两头幼崽出生了。这为苏门答腊犀牛的未来带来了希望,也证明了人工繁育计划确实有可行性。

苏门答腊犀牛的案例,是人类探索与野生动物相处之道的冰山一角。在全球范围内,还有无数的物种正处于濒危的边缘。

它们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息息相关。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生物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充满生机的未来。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悲伤和惋惜,更要将这份情感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从自身做起,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支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让每一个物种都能在这个星球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并为之行动,就一定能够让它们的呼唤,再次响彻雨林,响彻世界。

参考:

中国新闻网《大马最后一头苏门答腊犀牛病逝 全球剩约80头》2019-11-24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KnXz2

澎湃新闻《认识了这种犀牛200年,我们还不知道它吃什么》2010-10-19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961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