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创造经济成长机会」论坛 聚焦能源转型国际趋势

「全球能源转型:创造经济成长机会」论坛7日举行,由国乔石化、中华开发资本、凯基证券共同邀请。国乔石化总经理曾嘉雄(左起)、中华开发资本总经理南怡君、Dr. Marc Doyle、凯基金控副董事长沈荣津、工业技术研究院董事长吴政忠、中央研究院院长廖俊智、工业技术研究院协理李宗铭,以及Ollleaders LLC执行长郭明政合影。 图/国乔石化提供

由国乔石化、中华开发资本、凯基证券共同邀请的「全球能源转型:创造经济成长机会」论坛于7日举行。聚焦在能源转型的国际趋势中,以制造业为主的台湾企业有何商机可以切入、如何着手等。国乔石化总经理曾嘉雄指出,未来更将投入电动车、氢能车等领域的研发;Ollleaders LLC执行长郭明政则以台积电为例说,公司成功的模式是「持续不断投资技术,无论景气好坏都不能停」,企业也要勇于尝试创新商业模式,把握新机会。

这次论坛甚受产业界重视,与会代表的意见也均直指问题而来。工业技术研究院协理李宗铭表示,院方政积极协助产业发展创新技术,包括协助台积电开发再生水技术,每天可供应2万吨清洁用水,并透过导入AI技术,协助石化业提升制程效率,创造年省2亿元效益。而在在电池技术方面,也投入开发低碳溶剂、新型添加剂等材料,并发展快充技术。

石化业是此波企业转型大潮最瞩目的产业。曾嘉雄指出,公司近年推动数十项节能方案,每年省下近1,700万度电、约20万吨用水,未来更将投入电动车、氢能车等复合新材料研发。

曾在杜邦服务28年的郭明政,主导过国际大型并购案,对企业创新转型有丰富经验。他表示,电池领域面对大量低价竞争,台湾如要发展,势必走向高阶精密化发展。「技术含量要高的,台湾才有机会胜出。

郭明政进一步解释,现在电池走向智慧化,当中许多精密电子零件更加精细,对台湾的企业而言,首先要掌握客户需求,接着找出自身技术优势,最后落实改变。以杜邦最早的硫酸制造为例,后来因握有安全性的技术优势,转型为运送事业。

至于台积电、鸿海等企业早已落实转型策略。为解决绿电取得问题,鸿海与中华开发资本成立开鸿能源,「自己的绿电自己种」,且已获得国际品牌客户青睐,共同投资扩大绿电供应。

无论投入哪种方向,郭明政强调,他认为,台湾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完整产业链,若能专注于高价值领域,必能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脱颖而出,台湾大量的科技人才为一大强项,必须好好地把握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