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去美元化拥抱人民币?美智库曝凶手是这大咖:出乎意料

去美元化成为全球热门议题之一。(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全球吹起去美元化的浪潮,根据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的观点,美国联准会(Fed)在推动去美元化趋势方面,负有一定的责任。

根据《Business Insider》报导,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布报告指出,联准会升息导致美元借贷成本走高,促使新兴市场企业寻求美元的替代品,主要是人民币。

目前以人民币进行短期借款比美元短期借款更加便宜,这一点归因于联准会大幅升息,将2022年接近零的利率提高到2023年的5.25%~5.5%的范围内。

美元作为储备资产,在1970年曾占全球储备的近80%,到1980年降至58%以下,在1990年暴剩47%。到了1999年,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恢复到71%左右,但之后又继续下降,至2020年时下降至59%。

使用人民币的全球支付结算则几乎翻了1倍,从2023年初的1.91%,上升到同年11月的4.61%。对大陆来说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约有一半的双边跨境贸易和投资交易都以人民币结算,这降低了大陆受美国金融制裁的脆弱性。

但研究人员认为,人民币并非国际使用的理想货币,因为它不是自由浮动的法定货币。不过可以预期,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