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SRF體檢報告出爐 14家未符標準廠商將退場
环境部部长彭启明说明SRF转废为能的过程。记者胡顺惠摄
环境部近年将废弃物制成SRF(固体再生燃料)提供给工业锅炉、水泥窑业,作为燃料使用替代部分煤炭,借以达到「转废为能」的效益,引发争议,环境部27日公布全台66家SRF体检报告,预计将有二成、14家厂商将离开市场。
SRF指的是将废塑胶、废纤维、废木材等非有害且具适燃性的废弃物,经过分选、破碎、混核做为燃料使用,可取代燃煤,在锅炉或发电厂使用,减少碳排,还能减少废弃物总量,帮过载的焚化炉降低负担,达到转废为能的效果。
针对外界疑虑,环境部公布全台66家体检结果指,SRF厂商近五年来从8家成长至66家,其中48家为制造厂、18家为使用厂,产量成长五倍,现在一年有约30万吨SRF取代燃煤,其中制造厂有52至70%符合标准、30至48%待加强,使用厂则是9成以上符合标准,仅6%待加强。
「法规虽然完整但不完美,此次体检是追求完美的第一步!」环境部部长彭启明表示,过去3个月来针对全台66家SRF厂全面体检,因为SRF从2019年发展至今才五年时间,SRF还是在起步阶段,转废为能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过去环保署(环境部前身)曾制订技术指引规范,但还不是很清楚,造成过去各自摸索、一人一把号的情形,直到去年到今年开始要求SRF不能进口,法规才逐渐完整,但还是不完美,此次体检是迈向完美的首部曲。
彭启明在记者会现场解释,所谓好的SRF如何辨识,因为其目的在于「以废转能」,但即便是非有害、适合燃烧的废弃物,如果性质混杂,仍然无法制成好的SRF,唯有经过纯化去除杂质,再经过均质化转制成SRF,提供SRF使用厂作为燃料使用,才是好的固体再生燃料。
担任体检团召集人的环境部次长沈志修表示,此次体检邀请废弃物处理技术、废弃物运作管理、空气污染防制及环境检测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体检,现场访查后,才能针对业者的问题对症下药。
据环境部统计,5年内SRF从8家厂商成长至66家,产量从每年5.5万吨成长到30万吨,也就是每年有30万吨SRF取代燃煤成为燃料。
资源循环署署长赖莹莹表示,退出的14厂商中,自愿退出的有4家,其中2家制造厂因SRF非期主要营运产品,因此规划取消相管制程、2家使用厂因改用其他燃料已规划取消使用SRF;另外,还有10家转型皆为SRF制造厂,废木材3家、废橡胶3家、废车粉碎残余物4家。
环境部表示,将依据此次的体检报告结果,在年底前提出SRF管理办法,提升管理法令位阶,规划方向包括新增网路申报项目、建议第三方验证制度、CCTV设立查看等。
另外,环境部说,将对于SRF使用厂空气污染排放的重金属、戴奥辛,将统一采最严格的大型焚化炉标准,并加测戴奥辛前驱物,包括CO、HCI及检测频率,相关法规预计12月底前发布,并提出SRF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