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讯董事长 反飞弹最强准星 张全生守护台湾国防

全讯董事长张全生。图/本报资料照片

张全生 小档案

2024年国防总预算达6,068亿元再写历史新高,显示政府对国防工业的高度重视。军工功率放大器(PA)大厂全讯科技与中科院携手十年,研发出世界首个取代行波管的固态超高频微波功率放大器(SSPA),中科院自制飞弹天弓、天剑、雄风飞弹,均以其产品为飞弹最强准星,董事长张全生自信的说,「台湾反飞弹实力全球第二」。

有别于战机舰艇等主动式攻击武器,拥有中科院自制反飞弹订单的全讯,扮演的是台湾被动防御利器,受惠国防标案及微波通讯产品出货量逐步提升,海外军工及航太卫星产品订单也增加,全讯近年来整体营运稳健成长,2023年每股税后纯益(EPS)5.88元,冲上历史新高,长线国防订单能见度更已看至2025年。

出身台南的张全生说着一口流利台语、亲和力十足,聊起国防自主总能侃侃而谈。当年他远赴美国UCLA攻读博士后曾旅居国外多年,后来是哥哥因病过世,他想着要回乡照顾母亲,才放弃在美国的优渥薪资回台。

自学生时期到就业,张全生已在砷化镓军用领域累积不少经验,就读成大电机工程研究所时论文题目就锁定砷化镓,博士时期主要研究的也是砷化镓pHEMT,毕业后也先后于美国军用通讯元件大厂Avantek(Avago前身)、PA厂Celeritek任职。

「当时砷化镓都是以军用为主。」他回忆回台创业时,砷化镓代工双雄稳懋、宏捷科都尚未创立,加上当时资本额小,以发展代工而言压力较大,又有在军用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做靠山,让他决定再度投身于美国深耕已久的特殊军工与卫星领域,打造全台唯一军用氮化镓IDM厂。

台湾走向国防自主,零组件制造厂商皆是幕后功臣,以飞弹来说,中科院研发的天弓、天剑、雄风等自制飞弹,都采用全讯所生产的微波功率放大器,可透过微波讯号跟随目标、反射回接收器,计算并判断目标精确位置后进行拦截,反飞弹要打得快、瞄得准,全看这颗小小晶片表现,被业界称为「飞弹的眼睛」。

目前全球多数飞弹虽仍采用传统行波管设计,但新一代军用功率放大器规格,早已全面升级为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靠的就是全讯与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联手打下的一片江山。「刚开始没人相信全讯可以做出来」,张全生解释,当年军用微波放大器是管制品,美、德、英国等都不卖给台湾,中科院只好转向自行研发。

研发初期并不顺利,砸下百亿元心血恐要付出东流,中科院前院长张冠群对是否要再投入更多经费,也陷入长考,就在此时,全讯研发十年传来捷报,正式开发出首个用固态取代行波管的超高频微波功率放大器,不仅相同功率就能看到约1倍以上距离,维修费更连行波管的5%都不到,「用上15年都没问题」。

精准度、维修费用都完胜,于是天弓开始量产,天剑、雄风也都改用固态功率放大器;其「高CP值」让军方惊艳,时任总统蔡英文视察时询问使用心得,还得到「俗搁大碗」的回馈,足见其对台湾国防的重要贡献。

中东局势不平静,伊朗4月14日向以色列发射超过300枚飞弹与无人机时,当中有高达99%都遭其拦截,显示其「空防」实力不容小觑,靠的就是以色列的「铁穹防御系统」,而全讯产品也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做为我国少数长期供应以色列航太飞弹军工零组件材料的厂商,谈起逾20年合作关系,张全生开玩笑的说,「我们是靠以色列养起来的」,全讯与中科院的天弓飞弹计划研发阶段,以色列就是撑起全讯的最大客户,随国内需求起飞,以色列营收占比降至约5%,公司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打入美国、印度等地。

站稳军用市场的全讯,也积极将产品线拓展至太空领域,工研院与太空中心(TASA)合作建立台湾自主低轨卫星,「太空三期计划」预计十年投入400亿元,被称为「台湾星链计划」。全讯也受托开发、设计并制造X频段低轨卫星设备用氮化镓(GaN)大功率放大器晶片(PA MMIC),及低轨道卫星(LEO)合成孔径雷达(SAR)用的X频段近千瓦SSPA模组。

张全生直言,此项计划最大痛点就是经费不足,「一年40亿元真的太少」,更直指「真正要发展太空科技,就要仿照美国太空总署(NASA)成立『太空署』。」太空中心曾抛出2022年首季成立「台湾太空总署」的愿景,至今未落实,业界期盼台湾低轨卫星产业发展,政府要展现野心,资金也要到位,才能让研发之路「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