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变得乐观开朗的六个底层逻辑,现在知道还不晚!

文/兰妈谈育儿

家长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性格发展,想要把孩子养得乐观开朗,那就要给他们塑造一个轻松有爱的家庭环境

前几天,堂姐欢欢又在朋友圈晒幸福了

这一次呢,是她和堂姐夫带着二伯二妈去草原旅行

从照片来看,这次自驾的司机是堂姐,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拿着手机自拍,身后和副驾驶都聚集着她最爱的家人

那齐家和乐的温馨场面,隔着屏幕都让人羡慕,很多亲朋好友见了也纷纷点赞

值得关注的是,堂姐从出生开始手指就发育不全,十根手指不是短、就是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堂姐每次都喜欢将双手藏起来,不让大家发现

为了安抚这颗脆弱的心灵,二妈特意讲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她说:“妈妈怀你的时候心情不好,总喜欢哭,你为了安慰我就在肚子里不停挥舞小手,时间长了小手就受到伤害,出生时才变成那样的”

说完,还一脸歉意地盯着堂姐看

而堂姐听完这件事之后,也变得豁朗多了

她不再整天把手藏起来,每次伸出双手而受到别人的差异眼光时,她都大方地告诉别人:“这是我保护妈妈留下的伤”

自此,堂姐的每一天都充满着阳光,即便是遇到了困难,也能坦然从容地面对

这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发展

想要孩子的性格变得乐观开朗,那养育孩子的一些教调方式就要记牢了,特别是以下6个底层逻辑,现在知道还不晚:

01

从现在开始

每天陪孩子运动一小时

乐观开朗的孩子本身就是在好动中产生的,如果我们嫌孩子太闹、太吵了,那这个孩子就会在过于安静的环境下慢慢孤独、甚至不敢说话

有个朋友,年轻的时候忙于事业,脾气比较急躁,很容易发火殃及无辜

就拿生二胎那段时间来说吧,小女儿天天哭,抱着哭、躺着也是哭

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朋友渐渐崩溃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耐心地站着摇晃孩子

而是心一狠地把娃丢在床上哭

1分钟、5分钟,不到10分钟时间,孩子就止哭了

有那么几次后,孩子竟也神奇地乖巧起来了,顶多就是“哇哇”几声,没人理之后就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过了几分钟又自己睡着了

就这样,朋友度过了一个相对于轻松的二胎养育,就连上幼儿园的时候也不哭不闹

可有那么一天,当朋友带着她女儿经过幼儿园,看到其他小朋友哭的撕心裂肺时,朋友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不哭不闹”,女儿给出的回答是:“因为你太凶了,我不敢”

也就是那次沟通,朋友才彻底意识到:一向懂事乖巧的女儿竟然如此惶恐,甚至性格也胆小懦弱

为了弥补对女儿造成的心理伤害,朋友也开始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每天会陪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和孩子运动1小时,这件事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激发孩子的童趣色彩

每天蹦蹦跳跳释放了心理压力,也结识了很多好动活泼的小朋友,在这种欢乐又有气氛感的环境下,乐观开朗的性格自然而然也就生成了

02

孩子犯错时

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某事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就此让孩子以为他们不可饶恕,这也是导致孩子不幸福的根源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特别喜欢做手工,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后就喜欢剪剪、画画

可女孩的想法有些特别,写写画画倒还不错,但手里就是不能有剪刀

否则,身上的衣服、家里的窗帘、被褥,几乎是能剪得动的,都很难幸免于难

有一次,女孩过生日,妈妈买了一条昂贵的裙子送给她

结果一个没注意的功夫,女孩就把新裙子的网纱剪成碎片,那有一片没一片的突兀画面,直接把妈妈气得大发雷霆

为了让女孩长长记性,她还当着孩子的面,把衣柜里女孩最喜欢的那几条裙子送给了别人

妈妈还特意警告一番地说:“既然你如此不爱惜,那我就把那些漂亮的裙子送给别人,就你这样的破坏大王,也不配拥有那么好的裙子”

从那以后,女孩就变得抑郁寡欢,每天回到家也躲在房间里不愿意出门

这或许就是我们希望中的安静、乖巧和懂事,但事实上女孩喜欢剪衣服的真实目的,是给她绘画中的人物做衣服

因为在她看来:“只是画出了人物,还需要穿上漂亮的裙子”,于是够义气的女孩,就想出“有衣服同穿”的剪衣服自行设计

看吧,孩子的每一种行为背后都不是莫名其妙,他们有自己的需求、想法、也有特色

哪怕是这件事让他们做错了事,也是自我特色的一种表现,孩子需要的也是帮助、而不是批评教育

不想破坏孩子的这份自我想象力,那孩子犯错后就要帮助他们找到正确对待某事的方法了

比如,孩子乱剪衣服,我们就要多问一句:“你为什么有如此特别的行为呢”

先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真实目的,然后再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实施方法,这才是养出从容孩子的有效途径

03

取得进步了

给予具体的肯定和表扬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多看看他们进步的地方,你会发现我们的孩子也没有那么差

门诊上,有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女孩,跟在她妈妈身边一直低着头,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一个玩偶娃娃

由于上下楼频繁,一会儿要做检查,一会儿又要取报告,女孩拿着娃娃在手里左右摇摆,多少会有些碍事

于是,妈妈跟女孩商量说:“把娃娃先装进背包里等到回家再玩”,女孩不同意

妈妈就生气地大吼:“你一天到晚除了添乱还会干什么”,“哭什么哭?看到你就烦”

几句话过后,女孩更加沮丧了,停在原地不走,然后生气地用手狠狠地抓挠手臂,即便是出现明显的几条红抓痕也没有反应

看到那里,我不知道妈妈当时是什么心理,但孩子所表现的自虐行为,却完全是在妈妈语言打压下所产生的

都说:“父母的嘴巴决定孩子的将来”,未来太长不敢轻易下决定,但孩子的性格却是父母嘴巴里的风水

你批评打击、孩子自卑懦弱

反正,如果我们在孩子表现得不乖时,注意观察他们进步的地方并给予具体的表扬和肯定,那孩子的眼里就会充满着光芒

而迎光而行的孩子就像冬日里的阳光,照射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

04

在公众场合

切记要为孩子维护尊严

养出乐观开朗孩子的秘诀就是给足孩子体面,你在公众场合维护孩子的颜面,孩子也会反过来珍爱父母

都说患难见真情,在相对于苦难的环境下,也能见识到一个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周末和几个亲戚约着去爬山,好几个孩子走到半路就抱怨连连

不是吐槽“路太难走”,就是哭哭啼啼地闹着要原路返回

有一个女孩,因为不小心被石头磕伤了膝盖,哭声当场就震耳欲聋

她的妈妈听到后先是安慰几番,不起效果后直接烦躁地开始批评说:

女孩听完妈妈的话,虽然不哭了,可是整个过程都一语不发,闷头继续爬山,时不时地还用手去抹几下眼泪

相比于另一个同龄女孩,就有了明显的对比了

只看见,那个女孩爬山轻松自如,即便是不小心摔跤了,也立马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土

大家看到后也纷纷夸她:“坚强、勇敢”

可就在下一个路口休息的时候,雨后不久的泥土还略显潮湿,一条蚯蚓也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随着一声:“哎呀,有蚯蚓”,那个原本坚强的女孩立马吓得大哭

即便是旁边还有很宽的路也不敢再往前走了,大家都劝她:“别怕”,女孩还是越哭越凶

本以为下一秒也会继续上演骂孩子的情节,没想到这个女孩的妈妈不一般

她先是温柔地坐在孩子旁边,给她讲了自己小时候怕蛇、怕蚯蚓的经历,然后又故作害怕的姿态牵引着女儿一步步克服困难

母女俩相互搀扶着的模样,也成为了山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就是父母捧场、和对孩子泼凉水的区别

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下,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如果当众被父母批评贬低,那孩子的内心肯定是难过自卑的

但如果我们接受孩子的弱点、当众维护孩子的尊严,那孩子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也收获了坚强勇敢

最重要的是父母给了孩子体面,孩子会更懂得珍爱自己,将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维护父母

05

学会找优点

让孩子明白自己也不差

每一个孩子都无法选择自己所降生的家庭,但作为父母,我们却可以给孩子提供有利于成长的原生家庭

有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不听话,被气得吃头疼药

孩子看到后非但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反而还嬉皮笑脸地说:“多吃点,那样就不会被气晕了”

听到这里,妈妈直呼:“养了一个白眼狼,现在就这样,那将来还不得被气死”

其实,养育孩子的诀窍就是发现孩子,当你学会在孩子身上找优点、而不是比谁的嗓门大时,孩子就会朝优秀的路上慢慢靠拢

这一点,兰妈就深有感悟

以前养女儿时总觉得“孩子就得多挫一挫,才能生的坚强勇敢”,可当我越施压、嘴巴越碎,而孩子却越反感叛逆时,我就知道这样的育儿观是不对的

后来,我改变策略,试着从发现孩子身上优点进行细节性鼓励后,女儿的积极性就更强了

曾经每天早上起床困难,穿个衣服都要磨蹭半小时的消极怠工,就因为我发现她比同龄孩子更会穿衣搭配后,每天早上起床都认真穿戴,特别是衣服上有褶皱时还不往用小手顺平

这就是带着优点成长的意义,当孩子意识到自己也不差时,他们的乐观开朗就是克服环境的最佳状态

06

不要长不大

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只不过是绽放的时间不同罢了,而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幼年时不缺失陪伴、长大后又及时放权

有个亲戚家的女儿今年要参加高考,为了孩子有个好状态,她特意辞职在县上租了一间房,每天变着花样地给孩子做好吃的

都说:“有种冷叫做妈妈觉得冷,有种饿叫做妈妈觉得饿”,可孩子长大后最需要不是嘘寒问暖、而是让人感到舒服的感受

就像这个亲戚,每天都担心孩子穿不好、吃不好

比如,吃饭的时候会不停地问:

就这样,本来是对孩子嘘寒问暖的关心体贴,可女孩却觉得她妈妈太扫兴了

特别是把吃饭多少、和学习好坏拿出来对比,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孩子也错误地以为妈妈就是变着法地故意吐槽她学习不好

在这里,妈妈对女儿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关心则乱,明明字里行间都没有责怪的意思,但过度的关心和打比方,就很容易让孩子心生错误认知

有句古话说得好:“言多必失”

我们养育孩子也是一样,特别是在沟通方面最好是简而易懂,当孩子长大后也要及时放权、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特别是青春期左右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了,可父母却仍然不放心,总是习惯性地把他们当作小孩子去看

这种在长不大的认知,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变相否决,长期以往,孩子的信心就会遭受打击

所以,想要养出乐观开朗的孩子就要守住一些底层逻辑,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长得更

那么,关于能让孩子变得乐观开朗的一些底层逻辑,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