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必只盯美元
□本报记者 靖 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汇市收盘,人民币对美元报6.5772元,人民币年内升值幅度已经达到约5.54%。
中国经济基本面是人民币汇率的“根基”。5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速了全球经济的分化,其中中国经济实现“V”形反弹。人民币汇率上升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5月中旬到7月底,美元跌,人民币涨。美元指数较快走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应上升,幅度略小于美元指数降幅。这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主要还是美元走弱的结果,此后掉头升值,一路向上。截至11月16日,以高低点计算,在岸人民币汇率累计反弹超过6000点。
第二阶段是从8月开始,美元稳,人民币还涨。美元转为盘整,甚至略有所反弹,人民币对美元仍然继续升值。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内在上升动力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后一阶段,人民币不光对美元升值,对主要非美元货币也开始升值。
“第一阶段6000点级别的大反弹仅耗时5个多月,主要是中国经济率先控制住疫情并恢复经济活力所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回调是低位修复式反弹的正常现象,并不代表购买力强劲。疫情发生导致全球经济走势分化明显,为人民币汇率短期回升提供了机会,但不会长久。
对于汇率变化对股债市的影响,刘学智分析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对A股市场形成利好,但升值预期消化之后股市持续震荡,未来仍有机会。汇率对债市的影响相对复杂,债市机会或将显现,但时机未定。
“当前人民币的震荡上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是一个大前提。同时要注意,世界上不少国家正通过货币贬值或者利率下调的方式来进行货币宽松化处理,这也是推动人民币持续上涨的多元宏观因素之一。”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昆仑健康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玮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前段时间推动人民币升值的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中国经济复苏强劲以及美国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引发的美元贬值。往后看,美国经济难见拐点,所以单就经济差异而言,中国将先于美国实现经济复苏。”张玮认为,在此背景下,人民币相对美元而言还有可能继续强势,只是继续上涨的空间较为有限,未来不大可能看到人民币对美元出现“陡峭性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