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应当创造“可持续”典范

原标题:人民城市,应当创造“可持续”典范

今天是又一个世界城市日。这个由中国倡议、从上海出发、为城市量身定制的节日已经走过整整十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也将首次走出国门,在埃及亚历山大港颁发,将中国的城市理念特别是人民城市理念传向世界。

再过两天,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人民城市理念五周年。今天同步开幕的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专门设立“人民城市建设成果展”,从城市焕新、宜居安居、绿色低碳、智慧赋能等四个侧面,集中展示五年来上海在城市建设、运行、治理领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案例。

城市日、上海奖、城博会,指向的追求都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来自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并不是一个天然的既成事实,它需要城市和其中的人孜孜以求。让这个命题成立,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世界城市发展早已印证,如果盲目扩张、竭泽而渔、一味追求短期效应,非但不会带来美好生活,反而会造成严重后果和沉重负担。城市病暴发,无非是时间问题。

人民城市建设的一大要务,就是尽最大努力避免城市病,特别是超大城市特有的那些城市病。换言之,真正的人民城市,应当在可持续发展上创造样本、成为典范。这就必须有自觉的环境意识、成本意识、绩效意识,以更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来源源不断地为人民创造福祉。这正是每一个世界城市日需要我们思考的命题,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的当下,又具有特别的意义。

两周前,上海曾围绕当下大热的“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议题举办一场规模浩大的“全球领导者大会”。这是一项提出已有20年的综合性评估框架,之所以在当下再启热潮,显然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相呼应。这既是评估企业治理绩效的框架,同样可以视作城市发展和治理水平的分析框架。也就是说,一座可持续的城市,其各项决策,都必须综合考虑环境承载力、社会效应和治理成本,在一个又一个精妙的动态平衡中追求最大价值,体现治理能力。

显然,这并不是单纯依赖资源投入就能实现的——一味的资源投入往往不能确保长期效果,何况当前许多方面的资源面临各种约束,要创造福祉,必须找到新路。这条新路,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当我们借助这样的框架,来重新考量人民城市建设中的种种棘手问题,就更能理解“可持续”之于人民城市的独特深意。

比如城市更新,在土地空间、资金成本、风貌保护红线等各种约束不断趋紧,同时又承载万众期待的情况之下,如何破题一个个“不可能三角”,找到群众接受意愿、市场参与动力、财政承受程度的平衡点,进而形成各方协同共治的格局,这就同时考验着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许多民生实事、民心工程也是如此。“砸钱”“砸物”难以为继,政府大包大揽也会力不从心,怎样寻求综合成本更可控、内生动力更足的实施路径,让“好事”得以持久,甚至形成正向循环,而不是昙花一现,抑或带来次生隐患?

又比如,当各种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风险随时挑战城市韧性之时,城市何以超越传统的被动应对、人海战术,更主动、更精准、更智能地进行研判、处理,有效应对化解危机?

如此种种,都是人民城市在今天面临的现实考题,考验着治理现代化水平,也考验着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参与主体的智慧与胆识。借城市日之机,我们不妨再一次细细思考这些问题,在对新技术、新模式高度敏锐以及深刻体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更加精细地算一算成本账、综合账、长远账、民心账——算明白了这些账,也就离“可持续发展”更近了一步,离“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更近了一步。(朱珉迕)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