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害「矽肺症」年轻化 病程加速最短4.5年就发病

「人造石矽肺症」年轻化,病程加速最短4.5年就发病。(示意图/Shutterstock)

人造石加工业劳工容易引发矽肺病。(劳动部提供/简立欣台北传真)

新兴建材人造石近年来常用于厨房流理台、浴室盥洗台面,但劳工加工时恐因暴露于二氧化矽粉尘而引发矽肺病,劳动部今日表示,过去4年来已知6例平均确诊年龄是35.8岁,远低于过往各职类的平均确诊年龄66.1岁;且这6名个案工作年资不到10年就发病,最短仅4.5年,呈现病程加速的特性。

人造石加工业劳工容易引发矽肺病,劳动部职安署、财团法人职业灾害预防及重建中心与中华民国环境职业医学会,联合各地职业伤病诊治专责医院,正进行全国人造石产业暴露危害与健康风险调查。

其中花莲慈济医院发现,矽肺症患者有「年轻化」、「病程发展迅速」二大现象。根据花莲慈济医院分析报告,从2019年截至2023年8月底,台湾已知与人造石产业相关的矽肺症患者至少有6例,其平均确诊年龄35.8岁,远低于劳动部劳安所统计台湾1995年至2021年各职类矽肺症患者平均确诊年龄66.1岁;且这6名个案平均暴露于人造石作业的年资是6.7年,劳工暴露不到10年就发病,最短的仅4.5年,呈现病程加速的特性。

报告显示,截至分析期间,这6名个案中有4人确诊后发展为严重肺功能障碍,有3人接受肺脏移植,6人中有2人不幸过世。6例个案工作时均不常配戴口罩或其他防护具,且多数雇主仅提供一般外科口罩,其中3名劳工确诊前2年其工厂改为N95口罩或半面体滤毒罐。

针对人造石产业工作危害预防,重建中心指出,首先事业单位与雇主在生产、再制及使用人造石加工时,宜改善制程,如推动人造石生产线密闭及自动化、于粉尘产生处采湿式作业与局部排气通风,并定期环境监测确保粉尘浓度不致超标。此外,雇主应提供劳工适当的呼吸防护具,并应落实呼吸防护具配戴的教育训练。第一线医师与劳工健康服务人员应更新矽肺症相关知识,经医疗评估必要时可考虑进一步安排电脑断层及一氧化碳弥漫量(DLco)检查,以利早期确诊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