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全球商业化路径趋同,出行平台数据成必争资源
12月25日,Robotaxi主要玩家如祺出行正式官宣上线车内无安全员的Robotaxi服务,成为全国首家开展“全无人”Robotaxi商业化服务的出行平台。从有安全员到车内“全无人”,也标志着该公司在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1月至今,中国智驾领域的公司动作频频,为即将到来的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做着各种前置准备。小马智行先后与北汽新能源、广汽埃安就L4无人驾驶车型开发量产建立合作;百度Robotaxi获得香港批出的首张路测执照;文远知行与Uber合作计划将Robotaxi落地到阿联酋。
光大证券研报称,Robotaxi作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终极模式,接下来在中国将迎来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30年国内Robotaxi市场规模可达390亿美元,2025-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达200%。
Robotaxi全球商业化路径趋同
“金三角”成主流发展模式
业内分析认为,中国在Robotaxi商业化落地上已呈现出全球领先优势。除了政策和技术的推动因素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行业在发展早期就形成“专业分工+深度合作绑定”的共识,采取“主机厂+自动驾驶公司+出行平台”的金三角模式,实现量产、技术研发和运营协同合作优势互补。
据了解,早在2021年左右,国内就形成了“广汽集团-如祺出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上汽集团-享道出行-Momenta”等多个合作阵营。而两年后的2023年10月,Uber也宣布与Waymo、捷豹合作,正式开启“金三角”合作模式,随后合作阵容不断扩大。
华鑫证券认为,各国Robotaxi商业化发展路径正逐步趋同,除了特斯拉等个别企业外,更多公司转向“金三角”模式,预计合作、合资或会在Robotaxi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主流运营模式。
事实上,对整个智驾产业链来说,生态合作已成为近年重要议题之一。地平线、如祺出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多家公司在其IPO招股书中,均表示通过扩大产业生态合作持续推进技术和服务商业化落地。其中,今年7月头顶“Robotaxi第一股”登陆港交所的如祺出行其IPO招股书显示,股东阵容包括广汽、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和滴滴自动驾驶。而其他正在IPO路上的出行平台如享道出行等,股东名单同样不乏主机厂和智驾技术公司。出行平台已成为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团结的对象之一。
有长期关注Robotaxi市场的分析人士认为,Robotaxi本质是出行服务,在运营环节有望诞生一到两家核心玩家,像如祺出行这样有主机厂和智驾公司双重加持、且已开始Robotaxi布局的公司或能获得先发优势。
据了解,截至2024年10月底,如祺出行接入运营的Robotaxi超过280辆,自营Robotaxi车队规模超过50辆,服务已运营累计超过30000小时,覆盖1800余个站点,完成近900000公里安全运营里程。目前,如祺出行Robotaxi服务已覆盖广州南沙、深圳宝安、南山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端到端大模型时代
数据成智驾产业必争资源
出行平台成为智驾公司积极合作的对象,背后还有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数据。
随着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也获得突破性发展,随之进入数据驱动阶段,数据成为了技术持续迭代最重要的养料。智驾公司要持续提升数据规模,比起投入大量资源扩大自有数据采集车队,与已布局Robotaxi、拥有大量运营车辆的出行平台合作,似乎是更显示的选择。
以如祺出行为例,该平台在大湾区用户渗透率超过45%,且已有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场景及路测数据。据悉,如祺出行平台上搭载的C-V2X车载终端(OBU)的运营车辆,占广州整体超过九成,并于2024年6月成为全国首批获准开展L3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试点。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内最早布局Robotaxi赛道的出行平台,如祺出行已有在Robotaxi商业化落地的经验和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要真正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迭代,还需数据闭环能力的配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曾表示,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积累的原始数据构建的闭环能力,是真正决定一家车企能否在AI竞争淘汰赛中存活的关键。而业内预期,类似滴滴出行、如祺出行这样能在日常运营中持续大规模生产低成本数据的平台,或更有可能率先形成数据闭环能力。
今年以来,受智驾技术进入端到端大模型时代、自动驾驶价值空间扩大等因素带动,AI、大模型、数据要素、Robotaxi、车路云等板块正持续受到全球市场关注。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