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数据-算法-场景价值链”难题?

每经记者:温雅兰 每经编辑:张凌霄

当今世界正进入以信息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字信息已经成为基础性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安泰行业评论》中,交大安泰教授蒋炜撰写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算法-场景价值链研究展望》,通过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第一公里问题”的分析,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围绕数据/算法交易全生命周期,提出未来数据-算法-场景价值链的研究方向。

文中提到,数据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生产资料,算法是驱动数字经济的引擎,而场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载体。

但就目前而言,数字经济在国内还存在核心问题,即在数据源头上如何解放数据、促进数据共享,突破数据孤岛的禁锢,通过数据流转交易来实现数据价值。

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愿景都要建立在数据公开共享的基础上,如果数据源不能开放,数据共享者将无法从中获得应得的利益。基于对国内国际情况的分析,文中就数据-算法-场景价值链的发展,提出了四个研究方向。

首先,关于数据与算法采集中的隐私保护与数据确权。数据与算法的采集、隐私保护与确权仿佛硬币的两面,交易中心所容纳的数据商品类型越广,数量越多,准确度越高,侵犯隐私或侵权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来源不明的数据可能在数据与算法买家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侵权。为了减轻与避免数据的隐私泄露、侵权问题,交易平台需要在交易前的采集过程与交易后的价值再分配过程中设计有针对性的措施。

此外,数据与算法的质量评估及估值定价同样重要。数据质量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质量的数据本质上应该具有清晰的表现形式,能被精确访问且适合买家的实际使用场景。然而面对丰富的数据模态和复杂的数据语义,可定量的数据质量评估还有大量尚未解决的难题。

第三,数据与算法交易与智能匹配。数据交易过程中可能会牵涉多个交易主体,但现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可能都会有自己的企业资源计划或物料资源计划,这对于数据的可追溯性将造成阻碍,并且限制了自动化多方交易的可能,由此产生数据孤岛。因此,如何通过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术来实现多个可信主体间的自动化微交易、微支付,研发新型的、适用于微末价值的数字支付模式将十分重要。

最后,数据和算法的使用追溯与价值补偿。数据的全生命追踪是数据使用后价值再分配以及隐私补偿的基础条件。目前,大部分传统的数据格式与类型难以实现全生命追踪,因此,数据交易中心需要设计全新的带有追踪功能的数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