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喪偶之痛?掌握7件事逐步重啟人生、珍愛生命

「再怎么亲密的伴侣,总有一人会先行离去,如何走出悲伤,重获生命的力量,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图/pixabay

在《以爱之名说再见:失去丈夫后重启人生的方法》的书封上,简单的一段话,却吐露遗族心中的千言万语。

根据105年内政部统计,台湾丧偶人口约有130万人,女性就占了105万,而女性寿命又比男性长,也就是说,当台湾即将或进入高龄、超高龄社会后,我们的母亲、妻子、姐妹、女儿,甚至是我们自己;终将不得不面对另一半会逝去的经历。

如果你又是照顾者,长久的生活重心与互相依赖的日常生活一旦结束了,要面对的更是长长的失落与现实的难题……这些的困惑磨难,并不亚于照顾时的辛苦。

可是「悲伤辅导」、「安慰的艺术」……似乎并不列在我们读书的学科中,明明人生的四大历程:生老病死,如何面对死亡,是一门浩瀚又细微的艺术。

当亲爱的人过世时,内心会受到多种情绪的困扰:「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如果我当初对他好一点……」忧郁、失落,也会自责与愤怒。

身体也会发出悲鸣,许多人会体重锐减、无法入睡、全身无力也无法思考,如果这时周边的亲朋好友,能注意到这些警讯,并找寻专业协助,例如精神科医师、咨商心理师;以及支持团体,共同度过难熬的时刻。

传统的旧思维中,不倾向于讨论最后一程,或许是认为触霉头,或许是毫无概念。实际上,我认为可以正视死亡,才是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时候翻转我们的想法了。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在社会高度文明的现代,或许我们可以去思考的是「不知死, 焉知生?」

图/unsplash

我认为这一本书不只是适合有另一半的人读,任何一位关爱他人、体贴他人的朋友,都不妨深入书中人物的故事,体会她们真实的情感与言语。自己的觉察和他人的适时协助,都能帮助悲伤的人,展开自我疗愈的过程。爱不只是用来理解,更要用来感受。

另外,「自杀是病死」的观念,在此被提出讨论-「身心健康的人不会自杀」;「自杀并不是亡者所有的人生。比起死亡方式,其人健在时的生活样貌更值得记忆。」(出自《挚爱自杀后的心疗指南》)。诸此总总,不仅给了我们许多反思的空间,也给家属莫大的支持与安慰。

《以爱之名说再见:失去丈夫后重启人生的方法》提供了两大重点给读者们:如何走出伤痛,和如何陪伴他人走出伤痛。希望大家都能从中获益。

失去一辈子的伴侣,该如何走出来?

1、失亲者大多会经历十二个「悲伤阶段」,请务必相信,一旦经历了所有的悲伤阶段,将会遇见一个异于以往的崭新自我。

2、「与他人谈话」是走出伤痛的第一步。谈话过程能整理自己纷乱、阴郁的思绪或想法。

3、参加能让同样经验者互相吐诉的聚会或团体,坦然地从他人悲伤或痛苦中得到共鸣。

4、以文字、图画等形式表达悲伤,一旦接受自己毫无虚饰的情绪,就会开始获得疗效。

5、患有精神疾病者的自杀是病死,遗族应理解、放下社会压力,以自杀为耻是一种偏见。

6、从配偶角色中脱离,重新审视日常生活模式、经济状况,并做出调整。

7、开始尝试之前想做却不能做的事,逐渐确定自己的独立,重启一段无束缚的自由人生。

面对亲密之人的死亡,坦白说,有时做多少心理准备,还是不够。 图/stocksnap

陪伴亲友走过丧偶哀痛,需注意什么事情?

1、必须理解,失亲者心灵会变得很脆弱,可能对旁人安慰的话过度反应、甚至激怒。

2、对于失亲者,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安慰,与对其自身的认同。

3、请避免对他们说:「千万不要哭个不停啊」、「幸好妳还很健康,很快就可以克服的,没有问题的」等话语,在此情况下,鼓励、建议、说教、同情都没有必要。

4、倾听是最好的安慰,要表现出「我在听你说话」或「我认同你」的态度,感觉到对方完全认同自己的情绪,当事者就比较容易表达心声。

面对亲密之人的死亡,坦白说,有时做多少心理准备,还是不够,而且每一次都不够。可是我们会了解自己的悲伤,允许自己度过疗愈的历程,更加珍惜人生,我们要对逝去之人持着敬意,他们带给我们的生命礼物,有时正是当头棒喝。逝去之人要带给我们的最大礼物与祝福:带着爱,好好活着。

图/pixabay

本文转载自《爱长照》,原文为:给每一位照顾者:如何走出悲伤,重获生命的力量-《以爱之名说再见》读后感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