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年轻化!33岁女左乳肿块变硬才就医 经检查竟确诊乳癌

患者电脑断层图显示,左乳有2.83公分肿块,且左腋下淋巴肿大。(新竹台大分院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新竹市33岁张姓女子3个月前发现左边乳房有1颗肿块,但因工作繁忙,肿块又若有似无不以为意,直到肿块变硬才连忙就医,经切片确诊为乳癌。医师指出,亚洲女性乳癌发病年龄平均比欧美女性提早10年,近年更有年轻化趋势,提醒民众摸到异常肿块尽快就医,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期。

新竹台大分院指出,张女就诊并进行乳房超音波后,外科医师告知该肿块有可能为恶性,建议做乳房摄影及切片检查。经切片后,确诊为乳癌,并从电脑断层发现,张女左边腋下有肿大的淋巴结,所幸无其他远端转移。

张女随后立即被转至肿瘤医学部门诊,透过医病共享决策后,决定先安排前导性化疗及标靶治疗,经6次治疗后,追踪超音波发现肿瘤几乎消失,近期已准备入院接受乳癌切除手术。

新竹台大分院肿瘤医学部医师杨明翰指出,乳癌是台湾女性癌症死因第2名,且患者集中在45岁到65岁间,国内外报告显示,亚洲女性乳癌发病年龄,平均比欧美女性提早10年左右,近年更有年轻化趋势。

国健署有提供免费的2年1次乳房摄影筛检,主要针对40至69岁女性,但包括有乳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停经后肥胖、未曾生育或第1胎在30岁以后、胸部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初经较早、停经较晚等,都是罹癌危险因子,杨明翰提醒民众,自我检查乳房肿块或有无乳头异常分泌物的观念十分重要。

针对乳癌病人的治疗,杨明翰说明,主要可分成手术切除、前导性或辅助性全身性治疗、辅助性放射线治疗等,并非所有病人都需要接受所有治疗,随着全身性治疗药物进步,目前有部分乳癌病人可于手术前,先接受前导性全身性治疗,尽量让肿瘤缩小。

例如,案例中的张小姐,就是在接受前导性化疗及双标靶治疗后,发现肿瘤几乎消失,故术后只须接受辅助性标靶及贺尔蒙治疗,不需再接受其他辅助性化学治疗。

杨明翰也提醒,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过9成,第1期乳癌更高达95%,因此民众若摸到异常乳房肿块时,担忧跟恐惧很正常,但唯有尽快就医检查,才能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期。